阅读量太低?你的文章很可能会陷入这四个天坑
支持证券上市的绿色债券和绿色资产有39只,累计发行额900亿元(157)。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方面,2018年7月上市的绿色卷标固定收益产品有62亿元(158)。 3. 鼓励发行商自愿寻求外部评估,提高市场透明度。在大陆发行绿色债券是根据官方发行指南进行的,但指南中没有强制性规定发行或上市必须经过外部评估。然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监会)的政策文件(159)和中国人民银行的指导鼓励发行人在发行债券前后进行外部评估。所有上市的绿色债券和绿色资产支持证券的股份代码都添加了英文字母G(代表绿色)以作识别。这类证券的数据集中在交易所的债券市场网站的专页上显示,方便投资者追踪查阅。 4. 与国内指数提供商合作制定大陆绿色债券指数。2017年3月,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所联合推出了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和大陆交易所绿色债券-国家证券绿色债券指数系列。2017年6月,上海证券交易所与中国证券交易所指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证券交易所)联合推出了上海证券交易所绿色债券指数、上海证券交易所绿色公司债券指数和中国证券交易所绿色债券指数。 5. 与其他国际交易所合作,提高全球投资者的市场透明度。内地两家证券交易所分别与卢森堡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卢森堡证券交易所)合作,展示绿色债券指数的价格。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中国财经-国家证券绿色债券指数系列、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绿色债券指数和上海证券交易所绿色公司债券指数均显示在卢森堡证券交易所网站上。此外,上海证券交易所和卢森堡绿色交易所(卢森堡证券交易所绿色债券专用平台)于2018年6月联合推出了中英双语信息平台绿色债券信息链接,不仅显示了上海证券交易所和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上市的绿色债券的价格数据,而且还提供了外部评估信息。为了方便内地绿色债券通过这一渠道上市,卢森堡证券交易所于2018年1月修改了其上市机制,允许债券无需纳入其交易平台即可上市。卢森堡绿色交易所目前共显示了15只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绿色债券和1只在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上市的绿色债券数据(160)。这些债券可以通过合格的海外机构投资者、合格的海外机构投资者或债券进行交易。 统一绿色标准是进一步发展和增长的关键 统一的绿色债券标准对发行人和投资者都有好处。目前,大陆对绿色债券的定义有两套官方标准,分别是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及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161)发布的标准,但仅适用于绿色贷款。前两套适用于绿色债券的标准基本相同,但对合格的绿色使用规定略有不同。这些差异可能会影响贷款人在考虑是否为发行人提供资金时对项目的选择和评估。ESG投资者可能会要求发行商对绿色投资提供更详细的解释。例如,内地绿色债券指数的纳入标准只参考一套标准,这使得一些绿色债券可能不合格纳入该指数。有鉴于此,金融业标准化计划(162)还包括绿色金融。2017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证监会同发布了《绿色债券评估认证行为指南》,为内地发行的绿色债券提供认证指南。此外,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于2018年1月成立了工作组,以促进绿色金融的标准化。 此外,为了缩小与国际标准的距离,大陆的绿色定义仍有改进空间。如上所述,ICMA制定的GBP它是标签绿色债券最常用的国际标准。自2016年以来,未符合国际标准定义的内地绿色债券占20%至40%,2018年上半年占28%。差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 收入合格绿色用途的差异(如内地官方指导包括洁净煤,国际标准不包括); 2. 用于偿还债务和一般企业用途的所得比例上限(发改委指导50%,国际标准5%); 3. 数据披露(中国不需要外部审查)。 为缩小差距,内地绿色金融委员会和欧洲投资银行共同制定了绿色金融的明确框架,并于2017年11月发布了白皮书(163),比较了不同的国际绿色债券标准,为提高标准之间的一致性做准备。 虽然外部评估不是内地发行绿色债券的强制性规定,但市场需求。加强发行人披露最常用的方法是在发行前、/或发行后对发行人进行外部评估,以验证发行绿色债券收入确实用于投资合格的绿色资产。根据国际惯例,外部评估主要涉及第二方评估和第三方认证。由于第二方通常协助制定管理收入和报告的框架,因此评估的独立性将存在争议,第三方认证机构将参照认可标准(如CBI气候债券标准)对相关框架进行评估,因此第三方认证将有助于标准化外部评估过程。事实上,符合气候债券标准认证的绿色债券占2017年内地绿色债券总发行量的近16%(或符合国际定义的内地绿色债券发行量的26%),高于全球绿色债券市场的14%(164)。 驱使绿色债券发行商寻求认证的因素之一是,债券的绿色标签与相关投资一致,可以增加国际投资者对产品的需求。一个行业 世界上一切都在变,就是你发文章后微信官方账号掉粉没变,那为什么会掉粉捏呢? 假如你的微信推文,长期打开率不到5%,恭喜你,你已经跟上了大军。 调查显示,微信微信官方账号80%以上的推文开通率不到5%。与往年的数据相比,真的很可怕,带来了阅读行业的繁荣。~~ 世界上一切都在变,就是你发文章后微信官方账号掉粉没变,那为什么会掉粉捏呢? 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官方账户不再是用户获取独家信息的一种方式。大量的信息流和订阅者负担不起。当然,这些都是宏观原因。从文章本身的角度来看,我并没有完全总结以下几点: 一、文章专有名词太多。 专有名词是行业之间无形的门槛。很多时候,当我们读一篇专业文章时,我们会发现我们知道所有的单词,但我们就是不明白文章在说什么。这就是专有名词的原因。 专有名词是概念的文本表达,通常需要一定的时间来理解,而微信显然不适合这种系统、理论的学习和思考。所以,当其他人不理解这些术语时,他们就会关闭这篇文章。当然,除非你的文章是针对某个行业的圈子。 二、废话太多,没有重点。 这主要体现在一些长文中。事实上,根据以往广告文案和热门文章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长文案并不是影响人们阅读兴趣的最关键因素,甚至许多长文也是热门文章。 然而,人们最不能忍受的是像唐僧一样罗嗦。他们谈了很长时间,没有中心思想。这种感觉就像你吃了一只味道很好的苍蝇。有时它就像和作者一起隐藏,把推文写成意识流。我帮你压制伍尔夫的棺材板 建议文章的所有发散内容都要围绕主题思想进行,不要离题太远。~~ 三、观点模糊,无记忆点。 一篇文章不应该和你打太极,支持积极的观点,支持消极的观点,即使在历史上,这个中间派是第一个解决的人,如将军叛乱,你是支持皇帝还是将军,必须选择一个额,扯远了 我的建议是,一篇文章必须有一个明确的观点,只有明确的观点才能有更多的记忆点,不记得等于不存在啊。有时你的观点不一定是正确的,但只要你能证明它是可以的,当然,证明它并不叫你胡说八道~~ 四、语言太了,想睡觉 我相信很多人买书的唯一用途就是催眠。例如,他们在晚上玩游戏并连续五次赢得冠军。他们非常兴奋。看完书,他们可以马上睡着(根据小编多年的经验,听英语听力也有同样的效果)。 但是,微信文章你要搞成这样就不如去直接开安眠药店吧。总之很多书之所以让人想睡,就是需要思考、过于严肃,其实,只要你的语言风格上做一些调整,自然而然就能够让人想看下去。 因为微信微信官方账号的阅读场景毕竟是碎片化的,毕竟不是在严肃的学习氛围中。没见过老师把教材放在微信里教书。所以尽量软化语言,甚至多说口语,这样才能更好的吸引别人。总之要有趣善良。 作者:馆长 来源:场景营销观(ID:tuzhan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