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客户首次关注到你时
伎梢曰竦?个经验值,久而久之,这个签到就失去了奖励作用。但如果每天签到都可以有抽奖机会,并提供不同的奖品,则会刺激客户持续签到和抽奖。案例2:微信支付的“摇一摇”红包在周末时,当你用微信支付之后,可以摇一摇手机,随机获得相应的奖励金,运气好的话,甚至能抽到免单。如果你获得一个大红包,你会很兴奋;如果没有中奖,你也会觉得只是这次手气不好,下次再来。正是通过这种多变式奖励,促使人们更加愿意频繁使用微信支付。正如前面说到,斯金纳先生就是通过多变式的奖励,让小白鼠学会了不停地按按钮。因此,要想让客户对商家保持持续的热情,就需要让奖励变得更加多样化,更有趣。方式三:“升级式奖励”。游戏让人上瘾的原因,除了奖励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升级。等级意识是人们根深蒂固的观念。每个人都希望高人一等,所以升级也是让人们乐此不疲玩游戏的重要因素。“升级式奖励”是指根据不同的等级,设计不同的奖励,等级越高,奖励越多。不同的等级,获得奖励的难易程度不一样。一般的升级规律都是:刚开始很容易,慢慢地难度就加大了。案例3:QQ和新浪微博的“升级式奖励”QQ和新浪微博都根据客户的在线时长、使用频率来划分客户的等级,根据不同的等级,给客户不同的特权,正是因为有这种“升级式奖励”,在QQ最鼎盛的时候,很多人都开机挂着QQ,让QQ升级,无形中也提升了QQ的使用频率与用户黏性。案例4:“双11”促销的“升级式奖励”在“双11”促销活动中,每个商家都会用到“升级式奖励”,最典型的就是“满减”活动,你一定看到过很多类似于“满50减5元,满100减10元,满300减50元”这样的宣传。也许你原本不想买300元的东西,但因为看到满300元可以减50元,于是又逛了逛淘宝凑单,结果一不小心就超过了300元,当你看到有“满500减100元”的活动,于是就接着买买买。“升级式奖励”可以不停地驱动客户向着高等级方向前行,让客户主动说服自己持续做出行动。因此,我们可以设置不同的等级奖励,持续刺激客户做出行动。方式四:“超级大奖励”。在游戏中,打BOSS(游戏中非常强大的非玩家控制角色)是最让人感到刺激与兴奋的事情,因为打完BOSS就可以升级了,同时,还可以获得“超级大奖励”。“超级大奖励”往往都非常吸引眼球,也会瞬间增加人们的肾上腺素分泌,让人感到兴奋激动。案例5:支付宝发起的“中国锦鲤”活动2018年9月29日,支付宝在官微上发了一条微博:“凡是在十一期间出境游的客户,请留意支付宝付款页面,有可能会被抽中免单,这是我们感谢大家把支付宝带去全球的一点心意。没出去浪的朋友更要注意了!转发这条微博,我会在10月7日抽出一位集全球宠爱于一身的‘中国锦鲤’。”支付宝会怎么宠你呢?据说这个奖品的清单,足够让你惊掉下巴。该活动发出后,诸如三星、华为、达芙妮等品牌的官微,都在评论中开启了免费送活动。而中国锦鲤全球免单大礼包汇集了全球众多商家的明星产品,数目繁多,价值不菲。这种超级大奖一下子点燃了人们的热情,“中国锦鲤”的活动在短短一天时间内,微博浏览量达到几十亿次。最终抽奖时,获奖的概率达到了惊人的300万分之一。这场“中国锦鲤”的活动,也让支付宝赚足了眼球,可以说是一场教科书式的活动运营范本。为什么“超级大奖励”如此吸引人呢?因为我们都喜欢幸运,并期待幸运降临。商家送的小奖品我们已经习以为常了,超级大奖才能让人们提起兴趣。所以,在大型活动促销中,一定不能少的就是“超级大奖励”,因为“超级大奖励”本身就是一个自带话题、自带传播属性的“病毒”,不但能引起客户注意,还可以快速引发大面积传播。总之,运用奖赏效应激发人们的兴趣,让人们持续地关注你,就需要设置多样的奖励:一是“即得式奖励”,在客户首次关注到你时,就马上给予奖励,激活客户大脑的奖励信号;二是“多变式奖励”,通过不同概率的奖励,让客户乐此不疲地持续行动;三是“升级式奖励”,通过不同等级的奖励,让客户在挑战中慢慢上瘾;四是“超级大奖励”,运用“超级大奖励”,刺激客户的肾上腺素分泌,让客户兴奋起来。10暗示效应:暗送秋波的艺术活在恋爱中,我们会通过暗示的方式,向暗恋的人表达爱意,让对方心领神会。比如,某个男生喜欢一个女生,但又不敢说破,就只好暗示说:“我最近一直在练习写你的名字。”那么,在营销过程中,到底是暗示好,还是开门见山、单刀直入好呢?我们先来看一个语言暗示的例子:在繁华的巴黎大街旁,站着一个衣衫褴褛、双目失明的老人。这个老人在身旁立着一块木牌,上面写着:“自幼失明,沿街乞讨。”街上过往的很多行人看了木牌上的字都无动于衷,匆匆走过。这天中午,法国著名诗人让·彼浩勒也经过了这里。他看了木牌上的字,问老人:“老人家,今天上午有人给你钱吗?”这个老人悲伤地回答:“我,我什么也没有得到。”让·彼浩勒听了,拿起笔,悄悄地把木牌翻了过来,在上面写了一句:“春天来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然后就离开了。晚上,让·彼浩勒又经过这里,就问那个老人:“下午有人给钱吗?”那位老人笑着回答说:“先生,不知为什么,下午给我钱的人多极了!”让·彼浩勒听了,摸着胡子满意地笑了。为什么人们看到写着“自幼失明,沿街乞讨”的牌子时,无动于衷,但“春天来了,可我什么也看不见”却让很多路人主动捐款?因为“春天来了”让人们想起春意盎然,鸟语花香,绿木红花,蓝天白云,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但是春天对于这个老人来说却是一片黑暗。这种强烈的对比反差暗示人们:一个生命即将走到终点的老人,一生中却连万紫千红的春天都没看过,人们怎么能不对他产生同情呢?所以人们纷纷慷慨解囊。这就是语言暗示的力量,让·彼浩勒运用的就是人性中的“暗示效应”。心理学中,在无对抗条件下,用含蓄、抽象、诱导的方法,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使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使其思想、行为与暗示者的期望相符合,这种现象被称为“暗示效应”(Effect of Hint)。研究表明,当带有暗示性质的刺激作用于人脑时,大脑便会产生兴奋灶,兴奋灶沿着条件反射的神经通路,直接调节人的生理、行为、情绪与思维。与暗示相对应的就是开门见山的明示。比起明示,暗示让客户拥有更多的想象空间,让客户主动对你所暗示的东西感兴趣,从而产生行动。比如,在美国伊利诺伊州的一个十字路口立着一个牌子,写道:“开慢点吧,我们已经忙不过来了!”署名:棺材匠。这句话对那些喜欢飙车的人,形成了强大的心理暗示,让他们自行脑补飙车可能会产生的后果。可见,暗示有强大的力量,能让客户主动思考,自行联想,自我说服。那么,产品和品牌该如何运用暗示效应,让客户产生兴趣,愿意去深入了解它们呢?方式一:利益暗示。有句话叫“无利不起早”,利益是引导诱惑客户的重要手段。利益暗示就是通过展示客户想要获得的利益,来引导客户做出行动。案例1:瓜子二手车——“没有中间商赚差价”买二手车的人都希望能够省钱,所以瓜子二手车网就打出了这样的广告:瓜子二手车,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卖家多卖钱,买家少花钱。这句广告语中的“没有中间商赚差价”,一下子就暗示了人们,在这里买二手车可以省钱。想要用利益来诱导客户,首先要知道客户心中最在乎的利益是什么,或者说,要知道我们的产品能给客户带去的最大利益是什么。这里特别要注意的是:我们向客户展现的不是产品的特点或优势,而是利益!利益是客户实实在在期待得到的好处。案例2:戴比尔斯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