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了以流水作业为特征的大量生产方式
高质量和降低成本要求,对T型汽车的“原型”,进行标准化,包括原材料、零部件、汽车总成的标准化。在标准化过程中进一步“简化”,省去多余的功能和零配件;应用更好或更合适的原辅材料。经过标准化及其简化,使T型汽车的零配件,包括螺钉和螺母在内,精简到5000个。借用他自己的话说,“我们制造的汽车是可以互换的;我们用科学分析的方法、最好的机器、最好的工艺,把所有零部件都做得几乎一模一样。不用任何试装,可以把一辆汽车的一半零部件卸下来,装到另一辆汽车上去”。标准化及其简化,是高效率运作和大规模生产的基础。据说福特专门设立高炉做炼钢试验,采用20种不同的钢铁来制造各种零部件。早在创业初期,福特就坚持自己设计零部件,然后委托加工。福特梦寐以求的是自己生产所有的零部件,使生产线贯通到原辅料。那时,绝大多数企业都是从第三方购买零部件组装。福特所做的事情就是加大机器设备的投资力度,提高零部件的加工和装配精度。而不是用手工方式,依靠工人的手艺外加一把锤子把两个零件组装在一起。第二,“高效率运作”。也就是在标准化产品的基础上,大规模提高资本的有机构成,包括对每个工序或步骤进行试验,采用更好的设备、动力、工具、材料和工艺。福特很自豪地说,他的工厂每平方米的机器数量多于世界任何一个工厂。要想充分发挥机器和动力的效能,还必须围绕着“人机互动”,对逐个环节进行改善,包括改进管理、操作方法、作业流程和人手配置方式。从机器的应用,到工人操作方法的改善,整个过程需要进行反反复复的调试,才能达到理想的匹配状态,提高产量、降低成本。比如,福特公司过去的齿轮切屑量为12%,经改进工艺方法,切屑量降低到1%。但需要经过热处理,提高齿轮的表面硬度。这又带来新的难题,轮轴在加热过程中会弯曲,需要增加37个工人进行矫直。经过一年的努力,技术攻关小组从改进加热炉上,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并装备一套系统,以熟练工人代替专家,精准地测量和控制加热炉的温度。福特在机器设备和厂房上,几乎不惜一切代价。在公司账户上只有几万美元的情况下,福特会花100万美元购买机床。1904年,在A型和B型汽车初战告胜后,福特公司就搬入新的大楼工厂,面积增加10倍。1905年,经销商的订单陡然上升,公司盈利20万美元,福特扩张的念头随之膨胀起来。1906年在底特律北部的高地公园(High Land)建立汽车零部件制造工厂。这让公司的主要股东约翰S.格雷受不了,想把手中的股票卖掉。认为建立大型工厂是一种奢侈和浪费,福特是想一口吃成一个胖子。第三,“简单化工作”。也就是把大量的工人,变成简单劳动者。减少了工人无谓的思考和停留,把动作的复杂性减少到最低程度,有的地方几乎只用一个动作就完事。简单化最重要的手段,就是不断细化劳动分工。过去一个工人装配一台飞轮磁石电机需要20分钟,经过分解,把工作细分为29道工序,安排更多的工人担当,装配时间降低到5分钟,效率提高了3倍。同样,过去装配一台发动机要10个小时,细化劳动分工后降低到6小时。以此减少人员行为上的不确定性或质量上的不稳定性;减少人事管理上的麻烦,包括减少招聘、录用、培训和激励上的麻烦,确保大规模连续生产的有效性。在福特的工厂里,共有7882种职务,其中5%为技术员和技术工;95%为熟练工或简单操作工,每个熟练工只有10~30项操作。工作简单到了不需要肢体健全的人担当,据说在4034种职务的担当者中有上万名残疾人。另外,43%的职务用不了一天的训练,就可以达到熟练程度;36%的职务则需要一天到一周;只有少数职务需要更多、更复杂的培训和教育。第四,“大规模生产”。也就是扩大生产规模,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福特对规模经济的理解是,“同样面积的土地,盖多层高楼大厦是经济合算的;每平方米建筑面积,需要分摊的土地购置成本更低。这也是摩天大楼鳞次栉比的原因”。按照中国老人的说法,就是“来客添双筷”。然而,随着规模的扩大,混乱也就接踵而来,表现为停工待料、窝工或产出效能下降。1908年只生产了300辆T型汽车。对福特公司来说,学会如何应对需求的冲击,远比吸引顾客要困难。1909年,面对蜂拥而至的经销商们,福特实在招架不住,只能采取缓兵之计。要求经销商预付定金,并且必须把手头上的老型号卖光,出具实际销售的证据,才能经销T型汽车。这一举措反过来更加大了福特的供货压力,如果不能按时交货就要支付违约金。负责销售的卡曾斯发出警告,要是不能按期交货,福特就面临破产。迫使福特全力以赴去寻找新的生产过程的组织方式,这就有了汽车流水生产线的问世。福特公司流水生产线的原创思想,据说来源于芝加哥一家屠宰厂的流水作业及其空中运输滑轮。最初是克莱恩(William C.Crane)参观了屠宰厂后提出了“汽车流水装配线”的概念,并以正式的文件向工厂主管马丁(Peter E.Martin)作了报告;再经马丁报告给了福特。该屠宰工厂的每一个工人手中都有一把刀,加工对象一刻不停地移动,每个工人一刻不停地切割自己负责的那一小块肉。动作简单而精准,没有多余也没有片刻的停顿,不需要复杂的思考。这就是效率的来源。另一说法是,来自西尔斯公司邮售邮购业务的“分拣中心”。装配线流水生产方式的基本原理,就是按照“对象专业化”的原则,把各工序在时间上和空间上衔接起来,从零配件、组建或部件到产成品,依次对“加工对象”进行组装。所谓“时间上的继起、空间上的并存”。减免规模化之后的混乱,并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节拍。按照福特的说法,把各个工序尽可能地靠在一起,缩短彼此之间的空间距离;然后再用传送带连接起来,就可以大大提高效率,节省时间、资金和人力。在流水装配线基础上,福特公司开始沿着加工路线反推,把流水作业方式延伸到零件乃至原辅料的生产环节,最终打通了产品生产的全过程,实现了以流水作业为特征的大量生产方式。伴随着这个过程是一系列艰苦卓绝的努力。比如,活塞杆的加工工段,在实现流水作业之前麻烦不断。只要产量一增加,用人的数量就随之增加;导致效率越来越低,协调越来越难。28个人一天工作9小时,只能生产175只活塞杆。在9小时中,4小时是浪费掉的,诸如等待、寻找、搬运、返工、走动、扯皮。纳入流水作业流程之后,人员减少了14人,工作时间减少1小时,产量增加到2600只。纳入流水作业流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经过一系列调整,包括重新分解各工序,界定清楚各工序的作业量和作业方法,并以滑轮传动装置把各工序衔接起来,另外再增加一个检验员进行质量把关。1913年,福特在海兰园设立了第一条流水总装线,装配速度提高了8倍,每10秒一台T型车下线。每天有大量的煤、铁、砂子和橡胶从一头进去,经过8万人的工作,有2500辆T型车从另一头出来。1916年,年产量为78万辆,零售价为360美元,最终降到了260美元。福特公司在达到日产量4000辆的时候,大约雇用了5万人;如果不是流水生产线,估计要超过20万人。到了1921年,T型车占世界汽车总产量的56.6%,成为首屈一指的汽车制造公司,控制轿车全球市场的半壁江山。福特本人的影响力也与日俱增,成为美国英雄。T型汽车连续生产了19年,于1927年停产,共销售了1500万辆,赚取10亿美元的巨额利润。诚如他的第一位全球营销总监诺瓦尔·霍金斯(Norval A.Hawkins)所言,真正的成功应该是三位一体的,包括名誉、财富和社会贡献。有人说,福特之所以能够大获成功,在于他喜欢整天待在工厂里到处转转,对维持工厂的清洁和高效十分重视。从1908年到1913年,福特转向大量生产方式的开发,直接的动因来自经销商及其订单的压力。按福特的话说“几乎像是有一种魔力在推动着生意的进展”。大量生产方式问世,使大众对汽车的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