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不断获取利润的增值
任何一个在文明竞争中不断超越自我的民族都具有海纳百川的襟胸和消费需求,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克服自身文化的偏执,用别人有益的文化营养来滋养自己的文化身躯,既是许多民族走过的共同之路也是文化品牌克服不同文化背景的障碍,实现自身价值又一重要因素。因此,文化的共通是保障文化品牌、文化产品、文化服务能在不同区域开展国际化传播的坚实语言。(2)文化共通性的具体表现文化是一种约定俗成,是人们行为规范的准则和价值取向,但是文化又是一种黏合剂,它把不同地区的人们聚合在一起,特别是随着地球村时代的来临,人们展现出越来越趋同的价值规范、目标追求,这些都可以从文化的共通性中寻求答案。? 从人类的需求取向看文化的共通性我们知道不同人群的消费需求、消费等级各不一样,但是,他们的需求趋向却是一致的,都是经过物质层面走向精神层面,由低级性的满足走向高层次的需求满足。文化品牌作为一种物化的精神满足是在实现基础层面的生理安全后的价值观、社会地位认同的精神追求,真善美、自由激情、休闲放纵、真理的渴求等都是在这些层面追求的共同的需求取向。《拯救大兵瑞恩》其内容、背景、人物已经远离我们的时代,可以说其中一些东西我们是无法理解的,但没有明星效应的支撑,它照样可以风靡全球的原因就在于影片所表达的人间真情、人性回归是人类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个体永恒的追求。正是找到了人类永恒需求的独特卖点,才可以将一个老套的战争题材演绎得可歌可泣,使全世界人们为之动容,在支付泪水的同时,心甘情愿地掏腰包。因此,我们可以说,是人类需求取向的共通性,牵引着文化价值理念,冲破时间、空间的障碍,在全世界各民族的人民间传播、扎根。同时文化的共通性是对精神世界的高度统一的价值追求,通过塑造民族的灵魂,将深深根植于不同民族间的人性共同点充分释放。? 从文化表达中看文化的共通性无论是物质文化传播还是精神文化传播,都必须依靠一定的文化载体来传播文化内容,如符号仪式、习俗是利用人们可以普遍接受的语言、音乐、画面、文字、礼教等来传播文化信息的。梵·高的《向日葵》用线条、笔墨、色彩显示文化扣人心弦的一面:朝阳之美。我们可以不理解梵·高其人,但他的作品却是世人公认的文化遗产,因为构成作品呈现的色彩美,传递了作者欲表达的信息内容。所以文化的普适性,在很大层面上,是通过文化的表达方式以载体形式呈现。? 从民族融合中看文化的共通性由于生活在不同地域环境中的人们,受环境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在不同人群中相互识别和相互区别中,就显得特别重要。因为,它关系到一种文化是否会被另一种文化同化这一终极命题。然而任何一个民族的进步发展和奋斗史都有一些吸引其他民族不朽的独特文化现象。对不断进步发展中的民族和人群而言,能够在世界文化竞争中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文明,这才是最大的也是最根本的利益。以日本为例,西方的文化产品、文化品牌的传播与融合很好地说明了文化对推动民族进步的巨大作用,由于害怕外国势力的入侵,日本从17世纪便拒绝与西方的商业往来,1874年日本被迫答应美国的要求开放门户的时候,日本人便竭力吸收西方的文明和文化,在生活的各个领域开展广泛改革,大量引进西方文化包括科学、科技、文艺、制度、礼仪等,来促进本国迅速的现代化。在这样一种文化背景下,西方的音乐作品在日本获得了高度评价,被广泛吸收,如苏格兰歌曲《友谊天长地久》、《夏天最后一枝玫瑰》被收进日本的音乐中,使日本人从小就熟悉音乐的旋律和节奏。这种开放的文化消费观与开放的经济发展观,反过来促进了这个东方民族的文化,促使它走向国际化进程。所以文化的共通性,是通过民族的融合来实现自己的价值观的。2.资本营运是区域延伸的现实保障文化品牌的国际化传播可以理解为文化品牌主为实现品牌的可持续发展,而进行的一种文化投资,当文化企业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后,资本的逐利性都希望寻找到突破口,延续品牌的生命力。因此越来越多的文化企业开始利用资本运作作为超长规、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文化产业的竞争已经步入品牌竞争时代,依靠雄厚的资金,娴熟的运作技巧、渠道以及资源垄断形成的跨国文化集团,希望不断获取利润的增值。同时,不断入市的新品牌,为了发展壮大自己,也需要不断利用资本来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