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了“社会燃烧理论”
中美撞机事件,虽然已经过去了十多年了,但是,在当时却给两国关系蒙上了阴影。这一事件很快在两国间引发了一场危机,并激怒了双方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尽管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危机较快地得到了控制和解决,但双方对危机前的诱发因素的忽视和缺少完善的安全预警机制还是值得总结的。据内部消息称“在撞机事件发生之前,已有种种出事的预兆,双方已就美机侦察和中方监视跟踪问题进行过多次外交交涉,都感到了危险性,双方还在海上军事安全磋商会议上对此专门进行过讨论,却未能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防止事件的发生……如果双方之间有较为完善的安全预警机制,在进行外交交涉时,都能向有关方面及时通报情况,并共同严格遵守双方就海上军事安全达成的共识,这一事件本来是可能避免的。”可见,这次危机事件之所以“冒”出来,正是因为对诱发因素缺乏足够的重视。对危机的诱发因素的鉴别,除了对系统存在状态的分析外,还可以从同一系统的历史上发生过的危机事件和类似或相同系统中发生过的危机事件的比较中得出。通过对危机种类的分类和危机变量的评估,列出表示优先次序的诱发因素表,检查相应的应对措施,明确可能涉及的人员,设立必要时与公众沟通的渠道,预防的机制就建立起来了。有学者把公共危机同自然的燃烧现象进行类比,提出了“社会燃烧理论”,认为社会走向无序、失稳、失衡、动乱与暴乱,是一个“社会燃烧物质”经过“点火”、“助燃”、“催化”形成危害巨大的“火灾”的过程,所以,对诱发因素和诱发路径的认识,有助于有效“防火”。(二)危机触发点的识别与防控危机对领导者的永恒挑战是危机的“触发点”往往不能够被预见。面对众多诱发因素,领导者必须从模糊的、两难的、矛盾的信号中获得认识,及时发现超出常规的因素正在发展。这些发展的危机的特征不是“自明”的,而是要由政策制定者“确定”的。领导必须在智库建议的基础上,评价显现的威胁,判定将出现何种危机。因此,领导者若能够很好地掌握“触发点”,则危机就会被消解在无形之中。米歇尔·里切斯特设计的“危机察觉问答转轮”(见图3-6),可以为我们掌控“触发点”提供借鉴。图3-6 危机察觉问答转轮米歇尔·里切斯特认为,当一个组织面对诱发因素并可以引发突发事件时,有效的信息沟通十分重要。如要理解公众情绪与压力集团行为,要掌握大众媒介中对公共政策讨论、评论的动态;要掌握突发事件及其组织响应相关信息的早期资源,考虑问题循环发展的可能,清晰政策的边界与熟悉沟通策略;即使突发事件的危险性非常小,也要让公众知晓,尽快消除公众的焦虑,建立与公众之间的信任关系。网络建设是危机沟通与信息建设的重要途径。美国政府门户网站设置了美国响应恐怖事件的专题,列出了所有联邦政府应对恐怖事件的对策措施的链接,起到了权威信息发布与危机时信息快速沟通的积极作用。四 危机事中(一)突发事件与危机爆发“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日常生活中每日每时都在发生我们以前所没有遇到过的、突发性的各类事件,因此,并非是突发事件就与危机相关。但任何突发事件会像涟漪一样对其周遭的人与事产生影响,当这一影响超过了一个出乎通常社会秩序或人们的心理惯性所能接受的“临界点”时,突发事件就转而成为危机事件,继而引起危机的全面爆发。我们平时经常会遇到因不小心让一粒火星、一响爆竹、一束烟花、一个烟头引发一场火灾的事件。如果这些引发火灾的诱发因素,在到达临界点前就被熄灭,那么就无危机的发生。紧急突发的事件不一定危险,危险的事件可能不十分紧急,而危机事件则把“紧急”和“危险”这两者统合在一起,又以不确定的方式展现在人们面前,考验人们对其应对的能力。突发事件引发危机爆发的临界点,不仅有技术性的因素,还有社会性的因素。社会因素的介入特别是社会大众传媒的介入,会使突发事件的临界点“漂移”并迅速越过新的“临界点”而引发危机。近些年来,我国加强打击网络造谣和散布虚假信息导致社会混乱的犯罪力度。如,2013年5月,安徽籍女子袁某在北京跳楼事件,引发上百安徽籍老乡聚集。北京市公安局及时介入组织侦查、技术家对现场勘查、尸体检验进行了认真复核,排除中毒、性侵害及他杀可能,系自主高坠死亡。并对在互联网上散布谣言的马某实施逮捕。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控制谣言传播,那么,这一事件可能突破“临介点”,从而引发群体性事件。对于公共危机的治理来说,事件的普遍联系是一个自明性的道理,重要的是如何判定突发事件可能会有的“临界点”以及如何掌控突发事件不越过这一“临界点”而引发危机的全面爆发。(二)危机临界点的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