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上海谋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官网!
全国
微信客服:yqsc8886

切换城市

全部城市

热门关键词:上海公关公司
联系我们

上海网络公关公司

地址:上海市崇明区北沿公路2111号3幢

Q Q:专业舆情公关公司

电话:yqsc8886

邮箱:0000@qq.com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关案例

往往是得不偿失的

时间:2023-04-06 19:28:13 作者:小编 点击:

  往往是得不偿失的

  面试没什么好紧张的,以一颗平常心平等自信地跟面试官交流即可。当你在担心下一个问题会不会很难回答的时候,他也许同样担心他提的下一个问题是否够酷,是否能体现他作为面试官的水准,会不会被你贴到知乎或者微博去吐槽。5.所有的收益都建立在能力之上在人际关系已经成为敏感词的今天,互联网这个行业的竞争环境相对来说会单纯很多。首先,互联网虽然是一个朝阳行业,但并不是一个站着就能轻松赚钱的行业,加班是避免不了的。对有关系的人而言,跟互联网行业的职位相比,他们可以有更好的选择。所以,这里没有那么多有关系的人想进来。其次,就算是腾讯、阿里巴巴这些较早的互联网领军企业到现在也才发展15年,行业历史实在太短,而且大部分公司还处于发展中阶段,也不会考虑养闲人。除此之外也不要指望校友关系,对已经在行业内就职的师兄师姐而言,你的出现无非是多了一个共同回忆母校的话题。因为校友如此多,他们根本就关照不过来,最后还是要凭面试中的表现跟自身的实力说话。你所有的业绩及收益都要建立在能力之上。之前王石在创新工场的一个分享当中提到了一个概念弱关系时代,未来中国就逐渐在往弱关系时代发展,而互联网公司基本已进入了弱关系时代,互联网公司很少有家族企业或者夫妻店,大部分都是偏西方化管理的公司,崇尚创新、激情、能力,本身就是以工作、能力、弱关系为依附点。2013年,来自安徽理工大学信息安全专业的大四学生钱同学,因为找到了QQ浏览器的安全漏洞而获得腾讯邀约,目前在QQ浏览器部门实习。相比其他名校的毕业生,安徽理工大学信息安全专业在学校跟专业方面都不占优势,且腾讯此前只是偶尔在合肥举行校招,名额也非常有限,所以受到邀约的钱同学凭借的完全是自己的能力。很多名校毕业,有学长学姐在腾讯工作甚至担当校招面试官的同学也没有因此而得到特殊的照顾。终极提醒:只要你能力OK,不要去在意别人是否有关系,你只要有足够的信心去准备面试,拿到这个Offer就够了。因为在互联网行业,所有的机会、业绩及收益都建立在一个人的能力之上。6.不要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内推上校园招聘前的内推也是各大互联网公司提前招揽优秀人才的一种方式,但是其光环也非常有限。内推仅仅意味着你有可能绕过笔试直接进入面试环节,与能否拿到Offer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因为刚刚提到过一点,所有的机会也都是建立在能力之上的。内推的推荐人是需要承担一定责任的,他的推荐行为跟自己的职业信誉、靠谱程度、未来推荐的可信度紧密相关,所以真正有资格内推的人往往很谨慎,他要为你负责,更要为用人公司负责。比如阿里巴巴在2014年8月18日(杭州)与8月18~19日(北京)举办的2015届校招提前面试,都是通过对内推的简历进行筛选后进入面试环节的。阿里巴巴的员工会在学弟学妹中征集有潜力的学生进行推荐,推荐的标准有两点,大学时至少有过互联网实习经历且有优异表现;在大学中做出过有影响力的项目。内推的本质不是安排两次面试,也不意味着就能拿到终极Offer,内推只是提前把优秀的毕业生吸纳过来。所以,即使有的简历上写着在大学期间做过的某个项目已经收获数十万用户,也会因为其他原因在阿里巴巴提前校招的简历筛选中挂掉。但是,也有很多为了获得公司内部伯乐奖,或者打着内推的幌子收集简历的人充斥在各种就业论坛或者QQ群当中。他们的允诺只是从利己的角度出发,为自己谋求利益最大化,如果你信以为真,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内推上面而放弃正规的校招渠道,往往是得不偿失的。校招如火如荼举行的时候,求职者经常会在各论坛上看到有腾讯内推帖子的介绍,没有任何要求,加群就可以得到内推,直接免笔试。这本身就有很多漏洞,如果没有标准就免笔试,为什么还要设置笔试这个环节?腾讯的员工应该很忙,工作量相当饱和,在论坛上发帖子去征集内推的简历对他们有什么好处?征集简历留腾讯的工作邮箱即可,为什么还要加QQ群?中间的矛盾点实在太多,但是有很多人就完全把希望寄托在内推上,等到发现哪里不对劲的时候,校招也已经结束了。终极提醒:不要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内推上。试着从内推者的角度考虑他们为什么要内推,再试着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提醒自己,拿到好的工作往往没有任何捷径,不断让自己变得优秀,一切才会随之而来。7.HR提的任何问题都不希望得到答案接下来这个问题可能是大家都不太相信的,那就是HR提出的任何问题都不希望得到答案。可能大家觉得,面试对于面试官来说就是问问题、对于面试者而言就是回答问题,怎么可能面试官提出的问题不需要得到答案呢?在互联网行业,人力资源是一个特别繁重的工作,从薪酬体系到团队激励,从员工培训到人员招聘都要涉及,所以导致大部分HR对技术、产品、运营的理解仅仅停留在理念层面。毕竟他们的本职工作是招到人来解决这方面的问题,而不是亲自上阵改代码修Bug。HR只需要判断你这个人是否适合这家公司就行了,比如你跟团队的契合能力,你的学习能力,能否在团队中?


推荐资讯
推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