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对于广告主来说是一个负担
进行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训。Google之所以在美国做得比较好,与美国市场的成熟度是密切相关的。Google只需要把用户界面做好,用户自然就会使用,不用太多教育性的服务。因此,Google在美国是没有人工客服的。到中国以后,Google延续了美国的做法,一开始没有在中国设立客户服务中心,即使有人工客户服务,也没有起到很好地教育客户的作用。因此,Google在中国市场无法赶上百度是有原因的。在中国,百度的销售和客户服务人员都是在行使教育客户的职能。对于一部分客户,百度的销售和客户服务人员可以过来教育,教会他使用网络营销技巧,之后该客户的使用就会越来越成熟。但是,也有一些客户,可能长期教育都教不会。这时候,百度有关人员要不断去跟客户沟通、解释。这意味着,百度一个客户服务人员要教育100个客户,工作量很大,而且对客户服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要求也很高。百度2005~2008年活跃网络营销客户数量百度将近1500人的客户服务队伍,大都是80后,毕业一两年的学生,甚至刚毕业的学生也比较多,这批年轻人对新东西的接受能力很强,但是生活、工作经验少,营销理念比较弱。如何让这批人迅速成长起来,成为可以教育客户的优秀老师,甚至成为一个网络营销专家,是一个很大的挑战。针对上述问题,百度的策略是:先把客户的需求了解清楚,客户是谁,他在哪儿,他有哪些难题,他为什么需要百度,等等。任建斌带领百度客户服务部门,针对客户需求做了很多调研、访问和测试,将客户需求进行了大规模归纳总结,通过两个途径解决了上述问题:一是让一线的服务变得简单化,减少服务运营体系对人的依赖。做一个类似医院的专家系统,让系统提供化验单,甚至是诊断书给客户服务人员,2007年和2008年,百度客户服务的重点是推进这个工作。二是老老实实地做培训,逐步提升每个客户服务人员的能力和水平,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支持。第六章后羿计划:颠覆传统随着竞价排名模式越来越成熟,李彦宏发现,百度作为网络营销平台的潜力还很大。根据关键词进行推广,虽然精准,但却有点死板。事实上,人们的兴趣是广泛的,对笔记本感兴趣的用户,很可能对手机和游戏机也感兴趣,这是一种潜在的商业价值。百度已经知道这种潜在商业价值的存在,但能否将它实现呢?答案是:可以。2006年7月,在北京举办的世界从你开始2006百度世界大会,百度向业界隆重推出了全新的网络广告模式百度精准广告。找到你想要的如今,消费者的需求已经从大众化向个性化发展,受众注意力也逐渐分化、碎片化。碎片化本来是国际市场流行的一个概念,中国市场的碎片化趋势与国际市场基本同步。以前那种大型市场已经不复存在,市场规模破碎;以前那种大规模、大范围投放广告的效果越来越差,广告进入了分众时代。在营销和广告的学术界,数代学者专家在做着各种各样的探索和研究,提出诸如4P模式、消费者分类矩阵、消费者心理研究等理论,指导企业更精准地找到客户群,引起他们的兴趣,然后获得消费行为。然而,即使有许多理论的指导,传统广告还是要走许多弯路的。比如,为一个美容产品做广告,将客户群定位在追求时尚生活的白领女性。这个定位看似很准确,其实很模糊,上述定位只是针对一类人,而非真正有需求的个体。这对于广告主来说是一个负担,因为他们要找的是一个真正想买其产品的人,而不是一群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人。传统媒体经常会给客户介绍自己的用户从事的都是什么职业,年龄分布如何,地域分布如何,等等,大都强调的是用户的自然属性。而精准广告是追踪用户的行为和兴趣,逐步放弃用户的自然属性。因为百度研究后发现,用户的自然属性对其消费行为的影响越来越不重要。比如,在传统观念中,宝马汽车的目标客户应该是35岁以上的成功人士,但现在已经基本没有年龄界限了,现在35岁以上,或者18岁、20岁的人都可能买宝马。随着个体差异越来越大,消费者的自然属性越来越不重要,挖掘到一个人的行为和兴趣属性才是最重要的。另外,互联网普及后,带来媒介行业的变化,新媒体纷纷出现,影响力日益增强。更重要的是,在互联网技术之下,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得到了表现的机会,用户也不再甘于被动接受信息,而是会主动检索。百度精准广告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出现的。一个人对什么感兴趣,可以通过跟踪研究其搜索行为,通过复杂的计算方法得到,这个算法可以分析出他在某个方面感兴趣的程度,从中可以分析出投放哪些广告对他效果最好。所谓精准广告,就是依托百度全球领先的技术实力和庞大的网民行为数据库,对网民的几乎所有上网行为进行个性化的深度分析,然后按广告主的需求锁定目标受众,进行一对一的传播,提供多通道投放,按照效果付费。广告投放后,百度还会分析用户的反馈,对广告投放进行修正。显然,精准广告的实现需要三个前提:一是尖端分析技术语意分析数据,可以从用户的搜索、浏览、发言等网上行为分析判断他对什么感兴趣,想要找到什么。比如,用户输入笔记本电脑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