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服务业务部门和社会气象力量以各自的优势
务能力的信息系统也不断涌现。在此阶段,气象部门各领域的业务功能空前丰富,局部业务能力大幅度提升,这个阶段气象业务信息化的主要任务是信息技术与气象业务的广泛和逐步深入的融合。在目前及今后所处的协同创新阶段,以智慧化为标志的信息技术综合应用模式将发展为智慧气象。因此,未来气象信息化的主要工作是大力推进气象部门的工作形态朝着智慧化的方向发展,以智能的信息获取、精准的预报预测、开放的气象服务、精细的科学管理、深度的产业融合和持续的科技创新作为主要任务。2.深入推进气象业务信息化发展的对策智慧气象是理想的工作状态,是气象信息化工作长期奋斗的目标。就气象业务而言,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信息化工作的主要内容是重塑气象业务的基本形态和格局,改变目前业务系统在形态上的烟囱化,在地理分布上的离散化,在数据组织上的碎片化,以及在业务流程上的复杂化等负面状态;补充完善气象业务模式,使其能够适应社会日益复杂的服务需求;调整策略和结构,推进公共服务业务向各行业领域的深度融合;通过信息化治理工作,逐步推进并最终完成业务治理工作,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具体策略如下。(1)通过实施气象大数据战略,重塑气象业务的基本形态。确立气象大数据的战略目标,也就是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数据资源,通过在全气象部门全面营造基于数据的精准业务,基于数据的卓越服务,基于数据的精细研究,基于数据的协同创新,基于数据的科学管理,基于数据的便捷学习以及高度数字化的工作环境,不断创新,不断改进气象部门的各项工作。除相关领域的标准、规范、流程和方法需要进行一系列变革以外,还要在业务形态方面从根本上改变以往以业务应用为中心、数据随业务系统而组织的传统,规划和治理并最大限度地整合气象数据,形成内容完备、品质优良、应用便捷、技术规范、安全可靠的气象数据资源池;所有业务围绕着气象数据资源池而循序展开,最大限度地规范和优化数据流程,并通过数据资源池将各业务系统在逻辑和物理空间上汇聚在一起,为业务系统的集约化整合、业务流程的优化和再造、业务资源的高效复用等奠定基础。(2)以互联网气象平台战略构建气象业务的新格局。未来的气象业务将主要围绕着气象科技创新平台、气象业务综合平台和“互联网气象+共享”平台展开。通过这三个平台,气象部门可以最大限度地优化资源配置,汇聚并高效利用数据资源、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提供良好的协调创新环境,形成分工明确、资源配置得当、彼此良性互动、高度共享协调、集约高效、激励并易于创新的气象业务新格局。(3)通过实施“互联网气象+”战略,推动气象服务业务向各行业深度融合。主要就是着力推动气象与国民经济各行各业的融合发展,推动气象在农业、交通、水文、海洋、能源、卫生等行业的融合应用技术研究。通过构建“互联网气象+共享”平台,以提供丰富而权威的数据资源、技术资源、IT基础设施资源和专业技术服务等方式,将市场上所有从事气象公共服务的社会力量和机构吸引到该平台上来,以该平台为基础,各自倾力发展自身擅长的气象服务技能并服务于社会,从而形成气象服务业务部门和社会气象力量彼此优势互补、各展所长、有序发展的局面。气象服务业务部门和社会气象力量以各自的优势向社会各行各业深度融合,完成气象服务业务的结构性调整,推动并营造气象公共服务百花齐放、万众创新的新格局。(4)以工程和敏捷这两种模式共同构成完备的气象业务模式。面对层出不穷的新的业务能力需求,基于预期的工程规范型的传统建设模式已经越来越难以完全适应,应当予以补充完善。因此,需要引进并建立敏捷业务模式,使气象部门同时拥有工程和敏捷两种业务模式,也就是所谓的双模式业务,以有效应对各种不同的业务需求。(5)通过气象信息化治理,推动并最终完成气象的业务治理。循序推动气象部门的信息化治理工作,通过数据规划工作来完成气象数据资源在范围、内容、业务应用、质量要求、来源、需求满足度、应用峰值周期以及基础、产品、需求等方面的梳理,进而完成气象数据的治理工作。为实施气象大数据战略奠定数据基础,通过气象数据资源和IT基础资源的集约化整合,推动气象业务系统的集约化整合以及数据流程和业务流程的优化,完成业务治理工作,形成业务明晰、流程简约、功能互补的业务板块格局,为实施互联网气象平台战略奠定业务架构基础。作者:沈文海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副总工程师兼科技委主任1.2 对传统零售企业转型及信息化建设的思考1.2.1 信息化建设的实践和经历零售企业在刚开始经营的阶段,产品品类一般比较单一,管理粗放,门店很少,基本以手工账为主。随着企业发展,其经营的产品开始多样化,企业规模也越来越大,逐渐出现了管理效率下降的现象。为了控制业务上的一些风险,企业会引进一些进销存管理系统,即管理采购、销售和库存的系统;之后,企业还会通过财务软件解决相关财务问题。一旦零售企业进入黄金发展时期(也可以称为野蛮生长期),经营的产品越来越多,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