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有形地理分析和支持性的历史信息把标准延
发生事故的危险性都很小的矿井。这就是这种方法存在的局限性,它可能疏漏一些有重大事故隐患的矿井,影响了评价的完整性和有效性。还有一种方法是对评价对象的各评价单元分别进行风险等级划分,先得出各评价单元的风险等级,然后用其中等级最高的一个作为整个评价对象的风险等级。这种方法反映不出单元越多、风险相应增大的情况,但它没有第一种方法在评价单元多少上存在的局限性,所以这种方法可以作为第一种方法的补充。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如果把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以第一种方法为主,以第二种方法为辅,将可以解决根据多个评价单元的评价结果确定评价对象的风险等级的问题。方法如下:◎把所有评价单元的风险评价值相加,得出整个评价对象的相对风险评价值,用第一种方法,依照相应的风险等级划分标准,得出评价对象的第一个风险等级;◎对各评价单元,分别用第二种方法,依照相应的风险等级划分标准,得出各自的风险等级,然后取其中等级最高的,作为评价对象的第二个风险等级;◎比较以上两种方法得出的评价对象的两个风险等级,取其中等级较高一个的作为评价对象的最终的风险等级。通过以上的说明,提出了一些风险评价的基本原则,探讨了风险评价的指标合成和风险等级划分等重要问题,为风险评价方法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相信企业组织管理层能够建立切实可靠的风险评价体系。第五节 量化风险评估中的有关问题在对风险进行评价时,我们将其相对风险量化,然后再进行评级。因此,在其中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使用者常常容易忘记这些问题:◎复杂的人类活动很难数字化◎反映真实生活的数字过于精简◎可用数据的缺乏意味着凭空猜测◎决策者可能会用数字来代替论据◎仅仅依靠数字就冒险放弃有利的交易可能是不现实的任何风险评估都需要把量化过程同研究风险利益攸关者预想的风险来源及性质的定性过程作对比。任何没有定性化过程的评估不但有使人们开始过分依赖统计预测之险,而且会失去同企业形象与感觉的联系。此外,仅在可能性方面做出评估的风险具有欺骗性。有关认知偏见存在的调查和概率的不精确计算都表明,专家和决策者对于风险的主管评价可能存在有缺陷。专家评估也可能不准确,从对许多自然灾害的统计评估中可略见一斑。这种不准确可能来自于不完整或不准确的历史信息,或因缺少有关的专业知识而使评估模式不完整引起的。管理者通过审查以下几点,就可确保统计的事故发生率的可信性:◎风险情况能够运用统计方法进行频率或概率评估◎所有的部门、项目、案例或事故都已考虑在内◎使用者意识到任何概率估值只有在使用大量样本数据的基础上时才能保证高准确度我们还要考虑以下这些方面:1.检查这种方法是否是你解决问题所必需的获得的统计表只反映用以建立所含频率的问题。问题的前因后果改变时,数字或统计表也可能改变。而前因后果常被称为问题的结构框架。管理者在考虑问题时,如果没有适当的谨慎,就会得出错误的风险评估。通常来说,针对不同事件,就会得出不同的评估结果。某些看似一样的事件,其结构框架并不相同,因此,适合A事件的解决办法,对B事件不一定适用,尽管A与B是看似相同的两件事情,但是他们之间必然有某些方面的差异。这种差异就导致了解决办法的不同,对于不同的事件,我们不能依循一贯的经验从表象上判断解决办法的使用情况,而应该将其具体化、细分,明确所使用方法的正确性。2.考虑到所有的部门、项目或案例当应当考虑的情况被排除在外或不应考虑的情况被包含在内时,统计结果就会不准确。管理者需要制定一些明确的规则和适当的基本标准来规定应包含在内的情况和应排除在外的情况。通过与有经验的调查者进行核对,使这些规则和基准生效。在科学实验中我们经常考虑这样的情况:某个参数在高于某个值或者低于某个值时都是不允许的,只能在一个固定的范围内波动。因此,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考虑双边的关系,而不能只考虑一种情况。事实上,1986年的“挑战者”号宇航飞机失事,正是由于这种原因造成的。在飞机发射前,相关的工程师就提出,在低于某个温度时,飞机燃料系统的密封设备可能损坏,而如果高于某个温度,则飞机的发射却没有问题。但是相关管理人员没有注意到这一点,甚至把这个问题排除在意外事故的诱因之外。但是最终,就是这个小问题导致了灾难的发生。3.概率在大样本数据中才准确有人曾经对硬币从空中落下的正面和反面的概率做过实验,结果发现,做实验的次数越多,这个概率就越趋近于0.5,近似等于理论推算出来的数据。这个例子告诉我们,概率在大样本数据中才越准确。管理者在把概率用做风险管理决策的基础时,需要小心谨慎。比如,5%的概率意味着在广泛使用时,一种特殊的结果通常会在100次中出现5次。前面对基准和结构框架方法的讨论表明,这类频率和概率并不完全可信。尽管有形地理分析和支持性的历史信息把标准延伸到使用与1000年甚至更长,然而案例的数量却不能多得足以避免歪曲以后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