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就会被人“挖坟”并引发延时传播
经常出现这样的表述:该微博已经被原作者删除。这大多是因为作者觉得他这条微博“不合适”,于是,他自己就将他所发布的微博删除了。有很多涉及“不必要的私人话题”的微博,作者自己发觉不合适以后,也会主动删除。而更多涉及公共利益的微博,作者也会在适当的时候删除。还有一些,是因为“可能产生某种危机”而被删除的。总之,微博上的“人为终止”每天都在发生,而且其发生的形态各种各样。自证终止自证终止,大多是涉及他人或者公共话题的微博。微博有其独特的“自证功能”,严格地说,这个自证也还算“他证”的范畴,但是,是因为基于一个共同的微博环境,且只是在微博之内自行解决,因此,我们的这个“自证”是指微博本身的自我证明,而不是突破微博之外的第三方指证(证实或者证伪)。2011年5月,本·拉丹被美国军方击毙的消息在微博上被爆发性转载,但是,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击毙照片”是典型的造假,资深网友当即指出:“目前流行在微博上的拉丹被击毙的照片早在2009年就流传在BBS上,那是一张没有任何依据的造假照片,美国官方目前还未曾公布当日击毙的相关图片。”微博的妙用就在于,当你想在微博撒谎造谣的时候,游走在微博上的“各路神仙”随时都可能以当事人或当事人亲友的身份出来指证事件的真伪,其中,在微博上最为著名的“科学大仙”方舟子就是一个“活证据”。唐骏先生的西太平洋大学学历,就是方舟子“踢爆”的,他以自己对西太平洋大学的调研来应对唐骏先生的《我的成功可以复制》的相关内容,以证明唐先生“说谎”,最终弄得唐先生一度离开微博。微博上最经典的自证莫过于“金庸被死亡”和“张国荣复活”,而另一个轰动一时的自证案例也是涉及香港的。有人在2011年3月下旬发帖说:“享有国际声誉的香港某武打明星29日去世。”这则消息被迅速围观转发,大家都在猜测这个“享有国际声誉的武打明星”是谁,但是到最后,有网友出面证伪说:“我今天还跟这个武打明星在一起吃饭呢。”于是@微博辟谣正式发帖,谴责造谣者。每一次网友的自证,都可以及时让一个谣言进入终止程序,如果拥有25万粉丝的微博官方辟谣者@微博辟谣亲自出面指证或澄清,它就会立即产生终止作用。这个“工具”我建议所有网友和企业、机构官方微博都应该予以关注。自然终止理论上讲,只要微博没有被物理性删除,那么这条微博就很难进入绝对终止,因为你无法料到未来的哪一天,这条微博会突然“活”了,被另一个不知名的网友翻起并实行传播。因为,理论上讲,微博发出后没有发生传播(没有评论、没有转发),它只能说是“暂时静止”,而不是“传播终止”。它可能会迅速被信息洪流所淹没,就跟人死了被掩埋一样,但是,掩埋的死人也有在某一天被“发掘”的可能,考古学每天都在干这个“挖坟”的事情。微博也一样,微博上也存在挖坟者。只要你的微博还在,“在”就意味着下一次的传播可能。前几天,一位新疆的网友于2010年发布的关于“二奶”的微博就突然在2011年9月“被激活”了。早在去年,因为该网友粉丝过少而没有形成传播,因此她的微博只能算“暂时静止”。最近被激活,就是典型的“挖坟式激活”,但这个激活,在传播一段时间以后,也必然走向“自然终止”。微博跟谷歌一样,也有自身平台的搜索引擎,它随时可以借助关键词搜索,翻起任何一个词语相关的“古老的微博”,而如果这条微博恰恰与自己的搜索相对应,它就会被人“挖坟”并引发延时传播。当然,很多人写完微博后,由于粉丝数偏少,或者由于话题的“个人化”而无法引起传播,而是进入自然沉寂,这是很正常的,但不能因此而认定该微博属于“传播终止”,或者换个词,叫“传播中止”更准确。传播中止,是每天都会大量发生的微博现象之一。微博上的信息洪流,每一条信息随时都有被淹没的可能。而在微博上能够形成传播的信息大多是基于三个原因:一是粉丝数达到可传播基数,二是粉丝值达到可传播基数,三是微博信息具备了天然的传播当量。这就如同本书开篇的“寻人信息”一样,如果你的微博能够引起别人的“好奇”,那无论你是否拥有粉丝数和粉丝值,都会引起自然传播。而任何一条“高转微博”都会在一定的时间内走向“传播衰减”,跟一棵小草的生命一样,它是有自然的生命规律的,春夏秋冬,时序更替,总得有鲜活和枯萎,有高潮就有衰减,否则,微博就真的太可怕了。它不会不朽的,不会。08 微博的四大属性,让一切落地生根杜子建现实关系链的虚拟迁徙,将会进一步缩短世界的距离。微博是直的,直达对方,而且是你早就希望直达而一直不能达到的“对方”。不得不说的“四大属性”微博,不同于以往存在的任何互联网形态,以至于很多网络研究者为了定义它的属性而争论不休。它太新了,新到没有任何可以参照的历史,它自己的生命至多才过周岁,及笄、弱冠都还早着呢,但老辈的人都说,看一个孩子,是一岁看小,三岁看老。从目前的微博发展态势看,有些东西是可以找到轨迹并可以尝试着预测它的未来的。根据我长久的观察,综合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