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提到创始人为自己代言
就是企业与公众沟通,现在微信、微博的使用如此广泛,初创企业完全可以自己建立一个与公众沟通的渠道,随着产品一起培育。而且这样做往往更节约成本。但是初创企业想要自己做得有趣、有品质、有影响力,对企业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二、和媒体打交道,交朋友+互信尊重是核心和媒体交朋友,要做到的第一点是要分析出这家媒体的偏好。比如像虎嗅偏于商业模式分析,36氪更偏于初创和创新企业,每一家媒体的风格不一样时,你要投其所好。换言之,你准备跟媒体作一轮公关攻势时,你要有一个故事,但是对每个媒体讲的侧重点不一样。此外,跟媒体打交道时,一定要很关注媒体里具体负责那个行业细分的人,就是要具体到编辑和记者。大家在做公关宣传时,每一个人都不可以被很随意对待,因为公关宣传的本质是口碑,而在媒体圈,一家公司怎么样,编辑和记者之间的消息传得很快。要做一个让大家都喜欢的初创公司。创业者要了解媒体中负责自己这一条线的记者,因为他们是长期跟踪报道你们公司的人。维护与他们的关系最简单的就是,他每次来采访你时,你要对他很真诚,不敷衍他,不因为他是主编,或是小记者,就区别对待,无论哪个编辑、记者过来采访你时,你都要一视同仁;至于他写的稿子,你完全可以放心,一旦他认可了你,就会把你写得非常好,这不是花钱能买来的。最后很重要的一点是,你准备在公众面前树立什么样的品牌形象。这是在每一个阶段PR的基准点。要记住,在和媒体及大众讲任何一个故事时,里面有很重要的东西叫同理心,就是站在他们的角度,说他们需要的、他们想听的话。因为本质上来说一个创始人的风格代表整个公司的风格。你对外什么样,你的公司就什么样。三、媒体矩阵下的创始人公关传播策略上节目被报道一定是最好的方式吗?前面提到创始人为自己代言,为创业项目站台,这恐怕又是很多创业者头疼或者毫无头绪的所在。我有了好的项目,怎么让投资人注意到我?我拿到了天使投资,如何积累第一批种子用户,我要去哪些地方站台?我积累了种子用户,竞争对手也有不少,如何迅速拿到A轮的投资,招到更多的牛人,我怎么能够提升行业认知度,引起资本的关注?我跑了那么多场论坛去发言,为什么效果却一般,创业者的精力管理那么重要,那么我在对外公关时到底哪些才是最重要的、最应该去做的?甚至有的创业者,一创业就想着被这家媒体报道、被那家电视台采访,这难道真的就是很好的吗?其实,创始人/创始团队对外的传播,无外乎三类:2C、2B、2VC,分别到达的目的是2C增强用户的信任、认知甚至带动流量,2B增强合作方/商家的认可与信任,2VC/行业则更多是业内认知度与融资公关,项目再好,团队再强,不能赶在竞争对手扩充弹药前融到资,等于零。这是三个月定生死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不是因为它浮躁,而是因为它快。上面这张图,总结了创始人/团队2C、2B、2VC三个领域的代表人物与各自的方式。首先,因为陈欧的“我为自己代言”迅速涨粉,猎聘网在地铁铺天盖地的广告,CEO戴彬也出来站台,紧跟着脉脉的林凡带领着一大帮大佬在地铁广告和分众广告里共同为脉脉站台,带来了数百万用户。这些几乎都是用传统广告、大量的钱砸出来的用户,除了余佳文这个特殊的案例,央视一鸣惊人之后超级课程表用户爆表,达到了指数效应的传播效果。而有的创业者,行业内有知名度,但是你如果去大街上随便拉一个人问,你知道刘成城是谁吗?估计很多人都会摇头。但是行业知名度与认知度,对某些行业领域的创业者来说,也就足够了,就像我们很少会知道农夫矿泉水的CEO是谁,但是农夫矿泉水依旧全国卖。台站多了好不好?看阶段和注意把握节奏,不同发展阶段的公司,对创始人对外站台的程度、力度还有角度都是有不同需求的。程度:创始人要注意自己的精力管理,避免无效社交,整天到处跑场子宣讲的创始人,项目多半一般,很难有起色,这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去跑场子宣讲还不如搞个讲座拉量快、受众广还跨地域。风大了,猪会飞起来,但不是到处飞。力度:哪些该说的,哪些不该说,哪些该模糊焦点地说,说话是一门学问,不同场合、分寸尺度的拿捏都很讲究。一个情商不合格的创始人,还怎么管理好内部团队?管理,说到底是御人,御人靠的不是智商,是情商。角度:一开始讲个人创业故事,但不要一直讲,不同阶段的创始人所讲的东西都是很不同的。可以讲对行业的理解,对趋势发展的看法,对管理、产品等的干货分享。天使轮、Pre-A、A轮阶段:这个阶段无论什么领域,都很容易出现竞争者,除了产品赶紧打磨出来,用户流量数据跑起来,拼的还有谁先拿到下一阶段融资,然后用这个钱去招到最合适的人,继续一路小跑。这时候需要更多的是创业团队的行业曝光与公关,也就是上图2VC/行业的方式,你得抢在其他若干个竞争对手之前,拿到最有利的融资,无论是资本背后的资源、投后管理服务还是融资额度。B轮、C轮阶段:这时候,一大批同类创业项目估计死得也差不多了,剩下三五个来竞争,产品的用户数渐入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