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Beats似乎也不怎么在乎
做减法,就是优雅的解决。苹果擅长做减法,而且是优雅地去做减法。在苹果大学,会讲到毕加索。优雅和简单是苹果设计的一贯信条,兰迪·尼尔森(Randy Nelson)拿毕加索画牛来做类比。毕加索为了完成这一作品,经历了11稿,历时一个月。第一稿的牛是一头体态壮实、血肉丰满的牛。随后,毕加索在线条和细节上愈发精简,到最后第11稿中,只用寥寥数笔,就勾画出了一头牛的神韵和体态。很多时候,高逼格也意味着高溢价。史上最高逼格的耳机Beats就是这么干的,完全跟性价比路线背道而驰。但也是一个爆品案例。Beats公司成立于2008年。和大多数创始人的科技背景不同,Beats的两位创始人安德烈·罗米尔·扬(Andre Romelle Young)和吉米·艾欧文(Jimmy Iovine)是流行音乐界大亨,安德烈是西海岸痞子说唱的创始人和领军者,曾挖掘培养出埃米纳姆(Eminem)这样的说唱天王。吉米则是环球音乐旗下Interscope唱片公司的老板,推出过50美分、U2等众多歌手的作品。在Beats面世之前,市面上的耳机拼的主要是质量,比一比谁家的高音更准、中音更甜、低音更沉。结果导致多数大牌耳机外形粗狂奔放,难看得如听诊器一般。后来,吉米萌生了自己做耳机的想法。安德烈和吉米一拍即合,从一开始二人的目标就是打造能让人们戴着上街、参加派对并且可以装逼的爆款耳机。问答社区Quora上的网友说了自己对Beats的感受:大多数耳机只是一个可以传递声音的机器,而Beats有着非常漂亮的外观,堪比跑车、苹果手机的设计感。Beats的创始人是安德烈和吉米这样的大神级人物,戴着他们生产的耳机上街,感觉整个人飘飘然,似乎两位音乐大师附体一般,浓浓的逼格扑面而来。Beats耳机上那两个鲜红的“b”,简直是为逼格而生的最好诠释。你肯定会想这么酷炫的耳机,这么昂贵的价格,质量一定很棒吧?恭喜你猜错了。机智的发烧友早已经看穿了一切。内容平台Medium的一位工程师埃弗里·路易(Avery Louie)将一款Beats Solo HD耳机拆了个稀巴烂,为网友揭开了Beats的真实内幕。Beats Solo HD售价199美元,埃弗里经过拆解分析后发现,这个爆款耳机的各个部件的材料费用只有17美元,仅占零售价的8.5%。埃弗里在报告中特别强调了被认为是耳机最重要部件的扬声器价格,他指出Beats Solo HD的两个扬声器生产成本只有1.8美元。为了让耳机更有“质感”,Beats在里面加上了四块配重金属。拿在手中沉甸甸的感觉,这四块金属片功不可没。网友做各种实验想证明Beats音质渣、物料低廉,但是Beats似乎也不怎么在乎,因为Beats的竞争力就是逼格。Beats如何提升逼格?第一,死磕颜值。Beats之所以如此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趋势,在一切都“看脸”的时代,只专注于追求极致音效不注重颜值的提升,真的有点不合时宜。技术第一的时代即将过去,设计和品位变得越来越重要。90%的用户只会使用10%的功能,花几万元买一个耳机回来煲机只是少数发烧友才会去做的事情。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给他们一个可以提升逼格的方案显然更为实在。第二,专注各种明星合作。Beats堪称耳机界“抱大腿”的典范,混迹娱乐圈的安德烈和吉米首选的方法就是明星效应,与各种明星合作,将产品植入他们的电影、音乐录影带以及各种活动中,让他们把Beats耳机挂在脖子上,在公众场合频繁出镜。顺势推出明星合作款耳机,借此吸引目标群体的关注。你可能听过以飞人乔丹命名的耐克鞋,但是在Beats之前从来没有音乐人和音乐产品联名的方式。将明星的大名印在耳机上,逼格真的挡都挡不住,Beats出过贾斯汀·比伯签名款、Lady Gaga款。在更多时候,Beats不只是一款耳机,而是粉丝与所喜爱的明星共享生活的一种方式。第三,抱其他高逼格大牌的“大腿”。除了与明星合作之外,Beats的另一个秘诀是抱其他大牌的“大腿”,从而增加自身价值属性。比如,克莱斯勒300C的车上装载了Beats By Dr. Dre 10声道音响系统;惠普笔记本的键盘上,也有一个醒目的Beats红键,可以改善音效。看起来,逼格似乎是大公司和明星的工具,其实不然,很多创业公司也可以把逼格当作产品竞争力。比如,打情怀牌。罗永浩的锤子手机就很擅长这一招,效果还不错。Cuptime是全球首款智能水杯,是一个叫麦开的创业公司推出的,一年时间也卖出了16万只,而且价格不便宜,售价399元。麦开创始人李晓亮是从自己家人身上找到水杯的痛点。2013年4月,李晓亮从成都来深圳创业,临行前老婆体检查出轻微肾结晶,病因是她喝水少和运动少。医生说都市白领普遍存在类似情况,建议她多喝水并保持运动。到深圳后,有一天晚上仓库管理员因肚子疼打电话请假,次日检查出患有肾结石。同时,李晓亮发现身边很多长期坐在电脑前的朋友有相同症状。当时心生一个设想:如果知道人体水分代谢量,根据不同环境温度、运动量、体质,再结合精准算法,就能为用户制订科学饮水计划。李晓亮找到了一个智能水杯的痛点:可以测出用户准确饮水量的智能水杯,还有配套的App。但是,这是用户的一级痛点吗?我认为不是,准确测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