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政府危机管理计划的修订工作提出更具针对性
危机总结是整个危机管理的最后环节,所以,对危机管理进行认真而系统的总结不可忽视。危机总结一般可分为三个步骤:调查,对危机发生的原因和相关预防和处理的全部措施进行系统的调查;评价,对危机管理工作进行全面的评价,包括对预警系统的组织和工作内容、危机应变计划、危机决策和处理等各方面的评价,要详尽地列出危机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整改,对危机涉及的各种问题综合归类,分别提出整改措施,并责成有关部门逐项落实。进一步评估突发事件可能产生的后果。这种评估要注意危机衰落曲线、转瞬即逝的机会和意外事变的关注,因为它们能够为救治危机提供一些启示,为以后的目标选择提供重要的参考。当然,这种评估必须注意一定的公开和有利于社会稳定的隐蔽的结合,有时甚至必须从最好或较好的方面引导公众。灾难之后,人们除了有关灾难的痛苦记忆,让人感动的故事、有关勇气与懦弱等争论和思考以外,最宝贵的财富是什么?是法律及其体现出应付突发事件的重大灾害的应急体制和机制,它能确保我们不再犯同样的错误。而且也有必要在法律中确定,即使太平无事,相隔一定时间,也要启动这一应急体制和机制,发现新的问题,查补漏洞;并让所有人都能不断保持警醒状态,使全社会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准自己的角色,明确自身的法律责任与义务,从而更有效地抗击灾难的来袭。政府危机管理组织机构应将危机事件发生的始末记录在案,在参谋管理系统配合下,对危机事件的起因、爆发、控制、解除等所有环节及相应的处置工作得失进行分析和评估,同时对历史上的重大突发事件做出客观的统计分析,探索其产生的条件或因果关系的规律。然后,将其结果与现在的主、客观条件对比研究,从中寻找可能引发类似重大突发事件的条件或因素,对政府危机管理计划的修订工作提出更具针对性的改进意见。危机不仅能带来麻烦,也蕴藏着新的商机。善后分对内和对外两部分,对内整顿,总结经验,找出不足,制定一个更切实可行的危机管理计划。对外则将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列成表格,根据不同对象、程度、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并做出有效应对策略。比较常见的,如在媒体上进行公益宣传,召开新闻发布会,与相关部门保持良好接触,设立一条与公众自由交流的渠道等。对突发性公共事件的解决和管理来源于运行高效、配合紧密的管理机制,这一机制的构成包括有效的行政运行体制、资源充裕的医疗体系以及多元化的信息系统。五 突发事件公关策略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的到来,当今社会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组织、组织与组织之间的联系愈加密切,关系愈加复杂,竞争愈加激烈。在这样的背景下,公共关系作为以塑造形象为目的、协调沟通为手段的活动也愈加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在突发事件中,涉及的利益层面非常复杂,利益主体之间产生各种分歧和冲突,甚至会危及整个社会的稳定。公共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对,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对一切相关社会关系的调控,以实现化解危机、重塑形象的目的。突发事件对组织和个人来说,可能是灾难,也可能是转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转机或灾难取决于公共关系活动的好坏,而公共关系活动的好坏又取决于突发事件预防与应对中是否树立正确的公共关系观念和讲求公共关系策略。(一)公共关系的含义公共关系这个词是英文Public Relations的中文译称。在英文中,public有两种词性。作为形容词,public的含义就是公共的,即属于社会的、公有公用的。当许多个体可同时趋近或使用某一对象事物时,我们常把这个对象事物看作是公共的。作为名词,public的含义主要是公众、大众。当某一个体必须与许多对象、许多事物发生关系时,我们常说,这些对象、事物就是这个个体面对的公众或大众。公共关系一词的含义是丰富的,并随着人们对它的理解和认识不断拓展、深化,这一概念的内涵有越来越丰富的趋势。到目前为止,关于公共关系的界定颇多。综合各家所长,我们对公共关系作如下理解:所谓公共关系,就是一个社会组织为了推进相关的内外公众对它的理解、信任、合作与支持,为了塑造组织形象、创造自身发展的最佳社会环境,利用传播、沟通等手段而努力采取的各种行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各种关系。1.公共关系活动的特点根据这一界定,我们可以对公共关系活动的对象、目的及实现手段作如下理解:(1)公共关系活动的对象是公众。公共关系是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一种社会关系。它一端是一个具体的社会组织,另一端是与这个社会组织机构的生存、发展相关联的公众。按照公众与组织的归属关系,可将公众分为内部公众和外部公众。其中外部公众又分为媒体公众、政府公众、顾客公众、社区公众等。(2)公共关系活动的目的是塑造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