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只知道自己就是想要
龈岫ǖ牧蛋叵担酶盍四兀坑腥硕钥坡蘩嗟?40对少年情侣做了研究,发现他们确实如此。研究人员发现,尽管家长干涉会令感情关系出现某些问题,如一方以更挑剔的眼光看待另一方,更多地报告另一方的负面行为,但干涉同时也让情侣双方觉得彼此更加相爱、更想结婚了。在研究过程中,随着父母的干涉越来越多,爱的体验也越来越强。而当干涉减少的时候,浪漫的感觉也慢慢冷却。[31]虽然当代年轻人中存在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在旁观者眼里显得挺可爱,但他们的另一些逆反表现有点可悲。在十多年的时间里,弗吉尼亚细长女士卷烟一直在一个大规模广告活动中宣扬以下信息:当代女性早已告别了社会规范要她们“软弱、文雅和顺从”的过往岁月。广告暗示,女性再也不应该觉得自己的独立仍受男性沙文主义和过时限制的约束。这种信息是否成功地引起了目标受众对原有束缚的反感和抵抗呢?有一个统计数据得出了令人难以心安的答案:在该广告活动推广期间,全美国只有一个群体里吸烟者所占的比例出现了增长,那就是处在青春期的少女。对两岁的孩子和十几岁的青少年而言,逆反心理贯穿多种体验和经历,而且总是狂躁有力的。而对我们其余大多数人来说,逆反的能量池是平平静静、隐藏起来的,只是偶尔才像喷泉一样爆发一次。尽管如此,这些爆发仍然以各种各样有趣的方式表现出来,不光研究人类行为的学者对其感到好奇,制定法律和政策的人也能从中得到些启示。佐治亚州的肯纳索曾经发生过一件古怪的案例。镇政府制定了一项法律,要求本地所有的成年居民都要持有枪支和弹药,违者入狱6个月,并罚款200美元。肯纳索持枪法所具有的每一个特点,都让它成了逆反心理的大靶子。持有枪械本来是大多数美国公民长久以来认为自己享有的一项重要自由。这项法律却硬性规定人人非得持枪不可,故此冒犯了自由。而且,肯纳索议会在通过这项法律时,并未动员公众广泛参与。逆反理论预测,在这种情况下,镇上5400名成年公民恐怕没几个会服从。然而,报道该消息的报纸证实,该法通过以后的3~4个星期,肯纳索的枪支销售的确很火爆。我们该如何理解这个明显有违逆反原理的现象呢?答案要到那些在肯纳索买枪的客人身上去找。采访了肯纳索几家商店的老板之后,我们发现,原来买枪的人并不是镇上的居民,而是游客,不少人都是看到消息之后,禁不住诱惑跑来购买自己第一支枪的。唐纳·格林是一家商店的经营者,报上形容她的这家店“简直就是个军火库”,她说:“生意棒极了。但大部分枪械都是镇外的人买去的。按法律规定来买枪的本地人只有两三个。”法律通过之后,购买枪支成了肯纳索的频繁活动,但买枪的人并不是那些法律有意管辖的人:当地居民大多都在消极抵抗,只有那些自由并未受到此地法律限制的人才热衷在这里买枪。十多年前,在离肯纳索几百英里以外的佛罗里达州戴德县(迈阿密)也出现过类似的情况。当时,为保护环境,该县制定了一项条例,禁止使用和拥有含磷酸盐的洗衣剂或清洁剂。对于这项法律带来的社会影响,一项研究发现:迈阿密居民同时做出了两种反应。首先,不少迈阿密人按本地的传统开始走私。有时候,他们会跟邻居和朋友一起开着大篷车,到相邻的县大宗买入磷酸盐洗衣剂。囤积现象迅速蔓延,好些人甚至为此着了迷,吹嘘自己已经囤积了足够使用20年的磷酸盐洗衣剂。第二种反应要比走私和囤积这种蓄意挑衅行为更为微妙而普遍。因为人们总是更想要得不到的东西,迈阿密绝大多数消费者逐渐对磷酸盐洗衣剂这种产品有了质量更好的印象。跟相邻的坦帕市居民相比(坦帕市不受戴德县条例的管辖),迈阿密市民认为磷酸盐洗衣剂更温和,在冷水中使用效果更好,增白更佳,还能整旧如新,强力地清除污渍。条例通过后,他们甚至觉得磷酸盐洗衣剂更容易从瓶子里倒出来。这类反应对那些丧失了既得自由的人是很典型的。要理解逆反心理和稀缺原理的运作,理解这一点十分重要。每当有东西获取起来比以前难,我们拥有它的自由受了限制,我们就越发地想要得到它。不过,我们很少意识到是逆反心理带来了这种想要的迫切感,而只知道自己就是想要。为了解释这种莫名的渴望,我们开始给它安上各种积极的品质。在戴德县禁用磷酸盐清洁剂以及其他类似的例子中,人们的渴望和东西本身具备优点并没有什么因果关系。磷酸盐洗涤剂的清洁、漂白和流动性并没有在遭禁以后变得更好。我们之所以会这么想,只是因为我们更想得到它了。因为一样东西遭到禁止而觉得它更有价值——这种倾向不仅仅限于洗衣剂等消费品,连信息的获取也是如此。当今时代,获取、存储和管理信息的能力越发影响财富和权力的分配。因此,我们有必要理解,面对审查或限制人获取信息的做法,我们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我们对有可能受审查的资料,如媒体暴力、色情图片、激进的政治言论会做出怎样的反应。这方面的数据很多,可我们对审查本身会有什么样的反应,相关证据却惊人的少。幸运的是,几项有关审查的研究得出了异常一致的结果:某类信息遭到禁止之后,我们无一例外地更想得到这种信息,并对其给出较被禁之前更有利的评价。说到信息审查对受众的影响,最耐人寻味的一点不是受众比以前更渴望这些信息了(这似乎不用想也知道),而是人们对得不到的信息变得更接受、更包容了。例如,北卡罗来纳的大学生们在得知一场反对男女混住宿舍的讲演遭禁之后,对男女混住的想法越发地反对。故此,尽管从来没能听到这场讲演,学生们对它的论点却更为支持和同情了。这样一来,就有可能出现以下情况:要是一些特别聪明的人在某问题上持有不受欢迎的立场,或其观点根本站不住脚,他们兴许会做一些刻意的安排,让自己的信息遭到禁止,从而博取我们的赞同。讽刺的是,对这类人(如一些边缘政治群体的成员)来说,最有效的策略恐怕不是大肆宣传他们不受欢迎的意见,而是让这些观点遭到官方的审查,再告知公众自己遭到封杀的消息。由此看来,美国国父们在起草宪法的时候,把保护言论自由写进宪法第一修正案,不仅是在坚定地倡导自由主义,还体现出他们对社会心理也懂得不少。因为他们拒绝对言论自由加以限制,也就减少了新的政治概念通过逆反心理这一非理性过程赢得支持的概率。当然,政治理念并不是唯一容易遭到限制的东西,跟性有关的素材也是一样。除了警方偶尔会打压“成人”书店和电影院之外,家长和公民团体也频频施压,要求审查教育资料(性教科书、生理卫生教科书,甚至学校图书馆收录的书籍)里有关性的内容。斗争双方似乎都有良好的用意,整件事情却很不简单,因为它牵涉道德、艺术、家长对学校的控制、宪法第一修正案保障的自由等方方面面的议题。不过,从单纯的心理学角度出发,支持严格审查的人不妨来仔细看看在普渡大学本科生中完成的一项研究。研究人员向大学生们出示了一本小说的若干广告。一半学生看到的广告文案中说“本书仅限21岁以上的成人阅读”,另一半学生看到的广告则没有提及这样的年龄限制。稍后,研究人员询问学生们对这本书有什么感觉。学生们的反应就跟对其他禁令一样:较之以为能够随意阅读该书的学生,看到年龄限制的学生更想读这本书,并觉得自己会更喜欢它。支持从学校课程里正式取缔性内容的人或许会说,他们的目标是为了减少社会上,尤其是年轻人的色情倾向。从普渡大学以及其他有关禁令效应的研究来看,官方审查的手段恐怕并不能达到这一目标。倘若研究的结果可信,那么,审查反倒有可能提高学生对性资料的渴望度,让他们以为自己就是偏爱这一类内容。蒙大拿州的乔托最近就发生了一件类似的事情。当地督学凯文·约翰(Kevin St.John)取消了史蒂夫·朗宁(Steve Running)对高中生要做的一场讲演。朗宁曾因研究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