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级市场曾经也存在类似问题
在过去的发展经历里,个人认为自己最有成就感的那些东西,都不是领导安排的,而是自己想做的。做的目的和初心,是好奇心。好奇心是最能体现技术价值和发展技术成果的驱动力,我希望更多人能理解这一点,这也是Google的工程师文化之所以有活力的源泉。那么,如何让技术的好奇心和公司的业务发展路线尽可能一致呢?我的建议是,尽可能让技术懂一些业务,懂一些应用场景,他们对这个了解越多,他们的好奇心就可能越贴近你的业务诉求。比如,我想知道为什么这个用户会流失?我想知道为什么产品的转化率不如对手?当他的好奇心和你的业务方向一致时,他所作所为的价值,很可能超出你的想象。就好比《三体》里提到的,物理学家之所以去钻研世界的本质,并不是因为各国的政府领导人要求,也不是使命感,而是好奇心,好奇心推动着人类的进步。如果,你只是把技术人员当作俯首听命的执行者,而不肯发挥他们的创造力,那么他们的价值又如何才能体现呢?这样的话,一个极具思维活力、极具创造才华的技术高手与你从招聘网站找到的熟练程序员,又有什么区别呢?企业服务,机会还是陷阱前些日子,和22年未见的高中老同学在深圳一起吃饭,这位老同学是当时公认的数学天才,在竞赛班里一直是碾压我的存在。20多年不见,人家已经是美国上市公司的联合创始人,目前开始退出企业管理运营专职投资。他说,美国的企业级服务市场,有几千亿美元的盘子,而中国,差距至少十年以上,这里存在巨大的投资机会。中国互联网最开始也是从企业级服务起步的,从1995年开始,最早的互联网公司主要是为企业建站、虚拟主机、域名服务开始的,那时候谁知道门户是啥玩意啊,更不用说即时通讯、搜索引擎、电子商务。但是从那时候起到现在,中国在企业级服务市场,就没什么市值有规模的公司出来,而美国光一个Salesforce,其市值就完爆中国的金蝶、用友等所有OA(办公自动化)、CRM(客户管理)、财务系统等等的总和。从个人级互联网而言,中国已然近乎追平美国,就算有些领域有差距,体量至少也可以一比:即时通讯和社交网络,QQ绝对不弱于Facebook+WhatsApp;电子商务,阿里和ebay相比并不落下风;搜索引擎,百度和Google确有差距,但体量上还是具有可比性;网络游戏,网易这样的公司和其他国际巨头在营收规模上也相提并论;点评类应用和O2O应用,大众点评、美团、滴滴打车等等,从公司体量和估值上与美国同行也具有可比性;旅游相关,中国几家上市公司虽然还不能和美国最大的旅游互联网巨头相比,但也不存在数量级的差。然而企业级市场,不说ORACLE、IBM、SAP这些从恐龙时代;存活下来的巨头了,那时候中国软件行业非常落伍,可能说年代久远积累不足追不上了。但Salesforce可是随互联网同时起步的,中国硬是没有对应的成功平台,LinkedIn起步更晚,中国也没有成功的跟进者,你说中国人看不到这些?还真不是。我1997年兼职打工时候的老板,中国互联网最早从事企业级服务的垦荒者,在2001年就对Salesforce赞不绝口,极力想复制,然而一直惨淡经营难以维系。想要学习和复制LinkedIn的则先后有天际网、大街网诸多平台,然而除了转型基本上没法形成规模,说来这事还是很邪门了。最近在新加坡,发现这边的企业级服务市场生意真好做,比中国好做太多。第一是企业有付费意愿,第二是政府各种补贴来支持企业购买软件和服务提高生产力。我现在才明白两年前刚来的时候人家问的问题:你为啥不去为企业做服务。;当时觉得中国互联网赚钱的都是做个人产品的,傻啊才去做企业服务赚辛苦钱。现在才明白,原来这边企业服务挺容易赚钱的。交易难度和对服务价值的评定是目前阻碍中国企业服务市场发展的一个最大的障碍。随便举个例子,最近跟这边投资人去看了一个新加坡当地营收相当不错的互联网广告中介服务商,发现这边做广告投放中介代理可以拿客户投放额15%~20%的服务费,在中国我们知道行规是不但没有服务费还要给返点,否则谁用你服务。其实说到中国的付费习惯问题,个人级市场曾经也存在类似问题,在单机游戏活跃的年代,你要说中国游戏公司可以赚钱上市,别人肯定以为你发烧犯傻,谁会为游戏付费啊,大家都用盗版好不好。结果没想到,现在网游消费市场,中国妥妥的世界前三,而且很可能在这两年就站稳第一了。电影市场也是同理,现在一部大片的票房等于十五年前好几年的票房总和,还记得葛优在《大腕》里痛诉盗版的段子吗,当年红过的导演和演员只能恨生不逢时了。曾经被认为中国人不消费的领域,网游消费引爆了,电影消费引爆了,那么企业级消费会不会也存在从无能为力到引爆的阶段?会被什么引爆?会被什么形式引爆?简单地复制美国模式可能真不行了,收益的方式和价值评定机制可能也需要调整了。360颠覆了杀毒软件的收入模式,连老美都看不懂,使得在中国一个曾经被认为规模有限的市场突然完全变成了另一个样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