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不少企业在危机公关处理上遭遇挫折,以下是其中几个典型的案例分析:
滴滴顺风车事件:2018年,滴滴顺风车接连发生两起乘客遇害案件,引发了广泛的舆论关注。在事件发生后,滴滴的公关反应被批评为缺乏诚意和实质性行动。虽然滴滴在舆情爆发初期发表了道歉声明,但在后续处理中,未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乘客安全,也未能对遇害者家属给予充分的赔偿和道歉。这种公关处理方式不仅未能挽回企业的声誉,反而加剧了公众的负面情绪。
京东“售假门”事件:京东在2018年遭遇了一起严重的售假事件。知名女作家六六在微博上爆料称在京东购买到假货,而京东的公关处理方式被指缺乏诚意和专业性。京东在回应中未能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反而以发错货为由推脱责任,进一步损害了企业的形象和信誉。
大众汽车排放门事件:大众汽车在2018年因排放门事件陷入公关危机。面对指责和质疑,大众汽车最初采取了拖延、否认和部分道歉的方式应对,但这种处理方式未能平息公众的愤怒和不满。最终,大众汽车不得不付出巨大的代价来修复其受损的形象,包括支付巨额罚款和进行内部整改。
这些案例表明,危机公关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企业是否能够及时、真诚、有效地回应公众的关切和质疑。在面对危机时,企业应当积极承担责任,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并通过与公众的沟通和互动来重建信任。同时,企业还需要加强内部管理,预防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