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而让人们通过口碑了解产品、树立品牌、加强
对于去中心化,有的人对此的理解存在误区。● 误区一:认为去中心化就是不要大众媒体,极力使用网络媒体。他们听到社会化媒体作用大、费用低、效果好,就扎根新浪微博,研究个穷尽。穷尽没有错,但把鸡蛋都放进一个篮子里,这还是中心营销。● 误区二:去中心化就是什么也重要,这等同于什么也不重要。这是无中心论。营销要讲求重点,去中心化营销就是在点上做工作,使之成为营销辐射球,成为一个放射性体系。所以,去中心化营销就是指:营销不局限于单一明星用户、单一营销手段、单一营销环节、单一营销平台,而是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建立立体营销,层次分明,有主有次,聚合资源,合理分配,讲求总体效益。去中心化营销建的不是一个工厂或几栋民居,而是一个城市,这个城市有自己的特色,或许有高耸入云的大厦,或许有古色古香的庙宇,或许有幽静的山区绿道,除了特色建筑,还会有旅店、房屋、游乐场等。戴尔公司一直走在社会化媒体营销的前沿,为我们开创了一个个经典案例。2006年,戴尔美国开通企业博客,用于和消费者及客户沟通。后来戴尔又在twitter上展开营销,它通过twitter实现了650万美元销售额的成功案例。在facebook上,戴尔也紧跟脚步,建立了Idea Storm社区,用户可以在上面和戴尔的设计师们一起来设计电脑的包装,提出建议,对戴尔新设计的样品投票表决等。每次Idea Storm举办活动,大约可以收集到11 500个创意。戴尔这样大规模的企业,并没有只在某一个中心进行营销,而是建立各种微中心,每个营销中心职责分明,按照各自的特点,实施相应的营销。戴尔把每个中心的营销效能发挥到极致,并聚合多个中心,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营销体系。去中心化就是,不要死套在一棵树上,营销的森林太大了。巧用关系不得不说,facebook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有一个伟大的梦想--联结世界每一个人。因为这样的理念,设计出的互联网产品也是以关系为中心的。关系的魔力在于联结,根据六度理论,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就如我可以通过我的朋友认识他的朋友,我的朋友的朋友的朋友也能认识我。这就是伟大的发明,一个联结的梦想。对营销敏感的读者,一定联想到几个名词:口碑传播、病毒营销。没错,社会化媒体下同质人群(同需要、同兴趣)的组织结构和辐射无限延伸的传播模式,在社会化媒体上很容易就能产生口碑营销、病毒营销。口碑营销,是消费者自动传播公司产品和服务的良好评价,从而让人们通过口碑了解产品、树立品牌、加强市场认知度,最终达到企业销售产品和提供服务的目的。病毒营销,是信息通过用户的口碑宣传网络像病毒一样传播和扩散,利用快速复制的方式传向数以千计、数以百万计的受众,通过别人为你宣传,实现营销杠杆的作用。关系,代表的不只是一种联系,更是代表着情感。我与你不认识,是陌生人,我为何要与你对话,还要买你的东西?因为不认识,所以缺乏温和的情感,只有防御甚至敌对的心理。这不是心理剧对话,更像是许多企业与顾客关系的写照。我认为,要进行社会化媒体下的关系营销,其重点当然是关系,培养关系就是重中之重。与顾客培养关系包括以下内容。● 搜集资料,了解用户。要与人家认识,开始首先是对话。对话前要考虑应该聊些什么--用户知道的并且感兴趣的。礼貌参与并建立对话,用户一般都会很惊奇,居然商家会关注他,并了解他的喜好。● 积极对话,加强互动。开始了第一次对话后,用户会放松心理戒备,我们可以借势进行积极的对话,并通过社会化媒体的有趣工具进行互动,加深彼此的认识,增进感情。● 在现实中巩固网络关系。与顾客建立了朋友关系后,我们就可以推动现实的活动,活动一定要是有趣的,并邀请他们参加。对顾客来说,这表明商家重视他们,关怀他们,奖励他们。以上仅是我的一点建议。其实,所谓建立关系,每个人都有生活经验。你平时是如何与一个人建立关系的?无非是了解他的喜好,多点交流,多些接触,增进彼此的好感。没错,网络上也是如此。在社会化媒体中利用关系,就是如此简单。根据日常生活,或许你还会有比我更好的方法与别人交朋友。鼓励创造互联网精神即:开放、平等、协作、分享。分享是互联网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是科技建立起了互联网的框架,那么就可以说,是网友的分享内容构筑起了互联网的血肉。互联网除了网站贡献的内容,还有无数的网友用他们的博文、用他们的回帖、用他们的自制作品、用他们的符号作出了贡献。没有了分享的互联网世界,就是只有框架的虚空世界。在web 2.0时代,其中一个特征是用户创造内容(UGC,User-generated Content)。网络上的内容主要是由用户产出,每一个用户都可以通过各种媒体生成自己的内容,而不只是由以前的某些专业人士或内容提供商生成。成功的社会化媒体营销,内容应该交给用户,让用户更多地参与到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