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确立合作关系
&&它是品牌的起点和指向,有了它,企业的品牌就可以下床,蹒跚起步了。6-2宝洁(P&G)女婿聪明的品牌名称战略宝洁(P&G)不是世界上最大市值的公司,却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大的品牌营销集群(B-MC)式公司。目前,宝洁经营的日用消费品品牌有300多个,其中年营业额10亿美金以上的超过20个。[1]170多年前,英格兰移民威廉·波克特(William Procter)在美国辛辛那提市(Cincinnati)从事制造蜡烛的生意。与此同时,爱尔兰移民詹姆斯·甘保(James Gamble)也在该市学习制造蜡烛。后来,他们凑巧娶了两姐妹。岳父说服两个女婿合伙。1837年8月22日,他们各出资3 596.47美元,正式确立合作关系,并于10月31日签订合伙契约,在辛辛那提市成立宝洁公司(Procter & Gamble),共同生产销售肥皂和蜡烛。那时候辛辛那提的厂商还都没有品牌意识。每天,码头上来自各地的商贩送来运走各种货物,厂商将包装好的产品凌乱地堆放在货场,等待客户的挑选。两女婿的生产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却总为一个问题所苦恼,那就是产品从质量到包装都差不多,如何让前来采购的客商在上百堆货物中迅速、准确地找到自己家的产品呢?把这个问题沿血管从大脑到脚后跟想了无数圈之后,他们采用了个很简单的解决办法&&在覆盖货物的帆上画一个记号,继而在每个包装盒上印刷一个标志。随之,产生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印刷了标志的货物通常比别的货物销量大!有些客商会不由自主地走到带标志的货物堆前,然后询问是哪个厂家生产的,这个过程完全是下意识的行为。再后来,为了增加销量,几乎所有的生产商都为自己的产品画上了独特的标志,货运码头又重新陷入了另一种和原来性质相同的混乱之中。宝洁(P&G)品牌的源头就是那些一开始印在帆布和包装盒上的标志。它一开始是用猪的油脂制作的肥皂和蜡烛的产品品牌(PB)。标志的品牌名称(BN)是Procter & Gamble(俩女婿的名字),它代表的是由波克特和甘保共同生产并销售的肥皂和蜡烛。随着宝洁(P&G)旗下的产品品类越来越丰富,品牌知名度越来越大,这个品牌名称(BN)渐渐地不再代表产品,而是代表生产产品的企业了。宝洁(P&G)于是顺其自然地退居幕后,成了企业品牌(EB):凡是宝洁(P&G)生产并销售的产品,冠上个Lenox(色松脂洗衣皂)、Chipso(皂片)、Tide(洗衣粉)、Joy(洗洁精)、Blue Cheers(洗衣液)或其他产品品牌(PB)的名称,然后备注上宝洁(P&G)出品的企业标识,就能够很容易得到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可。品牌从一两个人知道到三四个人知道再到千百万人知道,从知名度到美誉度再到信赖度和忠诚度,需要经过至少好几年的过程。期间为了推广品牌,不知要花费多少真金白银。单是一个品牌名称(BN),让千百万人记住,然后在购买产品的时候想到这个品牌,在一百多年前,没有巨万美金砸进去,也难做到。对于消费者,Procter & Gamble这样一个新品牌的品牌名称(BN)毫无价值:和他们发生利益关系的是产品,他们是通过发现、购买、使用产品记住这个品牌名称(BN)的;Procter & Gamble若不附载在产品上,光凭广告宣传,推一百年也推不出去&&人们记住用猪油脂做肥皂卖蜡烛的俩女婿的名字,有什么用呢?巨省钱,好推广,对企业长远发展大有好处,因此,即使搁在一百多年前,市场上还没有几个品牌,打开品牌知名度相对容易得多的时候,宝洁(P&G)俩女婿先推广一个而不是两个甚至几个品牌,等这个产品品牌(PB)做响之后把它顺势转换为企业品牌(EB),支撑其他产品品牌(PB)发展的做法,也是绝顶聪明的选择。当今国内的很多企业,先有一个企业品牌(EB),夹在胳肢窝里藏着,只把企业经营的产品品牌(PB)从袖筒里放出来大力推广;等这个产品品牌(PB)万一做起来,再用它带动某某产品副品牌,或者标注上兄弟品牌姐妹品牌大姨子小姑妈品牌的称号,带动其他产品品牌(PB)(美其名曰:子品牌)的发展,不知道出于什么战略考量?这样做,藏在胳肢窝里的企业品牌(EB)一直没啥知名度,可以说用处不大;想让已经做响的产品品牌(PB)带动其他产品品牌(PB),则必须两个牌子的产品品类相关。俩品牌关联性稍微不强,就会做卡壳。若再加上母品牌、子品牌、副品牌、兄弟姐妹七大姑八大姨品牌一大堆,还号称多品牌战略(MBS),搞得企业的品牌乱糟糟的,消费者更不知道啥品牌代表啥产品,啥产品归属于啥品牌了。要知道,在起步阶段,把企业品牌(EB)和产品品牌(PB)标识为统一的品牌名称(BN)一起推,至少能够省下推广一个品牌的巨额费用;品牌活得时间越长,省得越多,这个大好处是用脚后跟想都能看到的。实践已经证明,但凡是活到现在的品牌,无论是跨国企业的百年品牌、几十年品牌,如宝洁(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