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不可能突破的壁垒
跨界营销是基于“互联网+”时代合作共赢的理念,围绕消费者而非单一品牌或商品进行的营销创新转型。因此,跨界营销必须以消费者为中心,实现更大的价值创造;注重营销活动的持续性,实现共享共赢。另外,在跨界营销时,需要合理考虑合作双方的营销目标和价值诉求,避免跨界营销中单个品牌传播被弱化的情况。如此才能基于合作共赢,保证跨界营销活动的持续展开。第1章 跨界时代:互联网时代的商业与营销新规则1.1 跨界VS融合:“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新思维1.1.1 跨界与融合:跨界背后的商业逻辑在传统商业时代,企业的管理者更喜欢在自己熟悉的领域进行发挥。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逐渐开始尝试进入自己陌生的领域。比如,互联网企业大佬马云投资足球,作家郭敬明、韩寒当起导演,房地产经营商转行做水资源的开发和经营,互联网巨头企业涌入金融领域,等等。上述现象都属于跨界经营。有些企业管理者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能预测到某一领域的总体发展趋势,走在竞争者的前面,而且他们勇于尝试之前从未涉足的领域。事实证明,这些人往往会比其他人更早地发掘某领域蕴含的发展潜力,而他们也被业内人士称之为“跨界者”。这些善于跨境运营的人不仅能够将传统事物与新事物完美地结合起来,而且他们对事物有着独到而深刻的见解,能对行业未来的走势做出评估,看待问题的格局也比普通人更加广阔。实际上,在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时代,无论是经营者自身还是整个企业,都应顺应时代的需求,学会跨界发展。原因在于,不同产业之间本来就不是泾渭分明的,对行业的理解也应该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转变。一看到“跨界”这个词语,也许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不按照套路、不遵循常规。目前,无论是影视行业、房地产开发行业,还是金融行业都出现了跨界现象;不管是在明星偶像还是知名商人身上,总能找到跨界经营的典型案例。可以说,跨界已经不是个别行为,而是成为备受推崇的风尚,乃至商业领域的常态。因为从事跨界经营的知名人士越来越多,竞争愈加激烈,跨界也成为当下社会的关注点之一。对此,人们对跨界持有不同的理解方式,同时,商业领域对跨界所提出的疑问也越来越多。跨界的本质是什么?互联网时代对跨界是否有推动作用?怎样在跨界经营中取得成功?什么样的企业适合跨界经营,什么样的企业不适合跨界经营?如何从思维层面上运用跨界原理,保证在激烈的竞争中不被淘汰出局?这些问题一个接一个出现,想要一下子彻底明白也并不容易。想要清楚地认识跨界,首先要做到的是找到跨界的逻辑。在我看来,当跨界逐渐变成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时,原因如图1-1所示。图1-1 跨界的逻辑◆跨界实质上是创新与突破创新又可以细分为累积式创新与毁灭性创新两种。累积式创新是对事物本身的完善,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改造它的组织架构,满足人类的现实需求。比如,工业革命时期瓦特对蒸汽机的改造,在改造过程中遵循的仍然是传统的技术原理,只是进一步完善蒸汽机的性能;而人类第二次工业革命进入电气时代就是毁灭性的创新,因为发动机与内燃机代替了原本的蒸汽机。这也就意味着,跨界是一种必然趋势,商业发展也离不开跨界。◆通过跨界,企业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么被淘汰,要么在一个领域中维持自己的生存,或者在实力足够时跨界到不同领域。在全球范围内排名比较靠前的几大企业,如高盛和GE都属于跨界企业。真正拥有野心的企业家,不仅要使自己的公司在原本的领域中名列前茅,还会突破行业限制。综合来看,企业可能是看到某个行业的发展机遇而选择跨界,也可能是因为要更好地利用资源、完善布局而选择跨界。◆自由市场本身具有跨界的发展趋势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孟子曾经说过,天听自我民听,天视自我民视。意思是上天耳中所听源于普通众生耳中所听,上天眼中所见源于普通众生眼中所见。对此,西方国家也有类似的观点,即“制度源自人性”。这种观点在这里同样适用,即我们的人性造就了市场的天性。对自由市场来说,不同领域或行业之间并不存在绝对的隔阂,有的只是竞争壁垒。市场从来就是一个适者生存的地方,经营者只有建起竞争壁垒才能不被激烈的市场竞争所淘汰,竞争壁垒的存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垄断地位(经营权上的壁垒),独自占有用户资源、技术资源信息资源、基础设施资源等都属于建立竞争壁垒的体现。但对于自由竞争而言,没有不可能突破的壁垒,有些国有垄断企业不能对资源进行充分整合与利用,它们建立的壁垒就很容易被击垮,自由市场本身具有跨界的发展趋势。1.1.2 “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跨界融合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互联网的发展呈现出新的形态——“互联网+”。它强调的是不同业态的融合重塑,是企业在经营中融入互联网思维,进而为用户创造更大的价值。对于“互联网+”,企业要正确认识,发挥互联网的效力,与其他行业跨界合作。◆互联网+医疗: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