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将点对点的微信传播看作传播链
图8-1 微信样本的议题关联统计从议题持续的周期看,微博中的议题变换恰如跌宕起伏的抛物线,在东莞事件出现的第一天、第二天,迅速形成高潮并引发论争,两天之后再无踪迹。网友的关注点很快被新事件转移,“离则散”来势迅速且连带效应少。微信中的议题变换则如“长尾理论”中零散、平缓的两端,持续周期长、关注点多元、议题出现明显扩散。直至事件出现后第十一天,公共媒体及自媒体的公众微信推送中仍有以“东莞”为议题者,尽管内容与“扫黄”本身相去甚远,但也表现出长尾效应中分散的多个差异化需求聚合后的强大能动效应。(四)微信议题周期长、延展丰富微信议题呈现出更强的扩散化、延展化、边缘化倾向,“去议程化”高于微博场域。从样本看,微博议题集中于“记者该干啥”论争本身,得到29958次转发。微信场域则从“那些年”、“为什么”、“启示”多个角度延展话题,这固然与微信公众号借助舆情热点获得点击率的噱头炒作相关,但也体现了微信更强烈的“讨论化”倾向。三 微信场域的新表征微信议题呈现出多元集散的价值冲突,并通过链式传播在个人朋友圈形成议题不重叠,即累加的重复积累,累加次数越多能动效果越明显。(一)核心议题首现微信囿于微信传播的私密性,我们无法量化事件中微信公众消息的到达率和转发率,通过私信向六家样本自媒体求证“东莞事件中相关微信的点击率和转化率”,其中四家表示“数据不便公开”,“仟言万语”则表示“点击率30%,与平时差别不大”。值得关注的是,2月10日晚9点最早在微信圈引入议题《为什么中国记者喜欢举报小姐?》的“财经记者圈”证实,此帖首发于微信平台,点击和转发率很高。从舆情演化及推进看,该文较早介入“记者该干啥”的论争焦点,此后在互联网社区、微博、各大网站得到广泛传播。微信传播的私人化、封闭化很难承担舆情事件中的信息发布和信息扩散,但在引发论争、形成意见的关键过程中表现出迅速、精准的特点。(二)链式传播中形成“沉默的螺旋”大众传播理论“沉默的螺旋”认为,群体中个体观点认知极易受到环境影响,多数个体会避免由于单独持有的态度和信念产生孤立,并不自觉受到多数意见影响。相较于微博,微信的“去匿名”朋友圈倾向于熟人关系和真实身份,如果将点对点的微信传播看作传播链,则每个个体在纵横交错的传播链形成的私密场域里,受环境影响的概率越高。换言之,即使从不在微信朋友圈发表意见的个体,也可能因为圈子里其他个体重复性的观点表达接受“隐性”干扰,改变态度和观点。从舆论形成的角度看,微博形成“争议”和“围观”,微信传递“意见认同”并产生深层行为干预。(三)意见的“分层”流动“议题建构理论”认为公众讨论的焦点与个人在群体中的社会关系有极大关系,分为低门槛议题、中门槛议题、高门槛议题三大类。舆情事件的微博传播中,网友“一拥而上”实际上是围绕大V等舆论领袖形成的群体扩散,带有较强的非理性和盲目性。相较微博的开放空间,微信的“分层”传播更为明显,信息选择呈现“推己及人”趋向,问卷中65.23%认同信息转发的标准“对‘圈子’里部分人有帮助”,65.26%“偶尔转发公众微信平台信息”,13.75%“经常转发”。已有研究对个体样本“零点”的微信传播采取随机抽样,内容分析结论同样证实了微信传播的“分层”趋向。[2]此次选择的自媒体样本与“媒体”、“传播”、“记者”有较大关联,因而密切关注舆情事件中的议题走向,议题本身也恰恰是在基于相同关注点的层级中流动并相互渗透。四 研究结论部分学者认为微信密闭的传播空间不利于意见的大范围流动和传播,无法形成舆情。本次验证也仅仅证明舆情事件中微信场域与微博场域存在相同议题,能够促成意见场的形成和观点流动。2014年2月26日上午11时15分许,习近平现身北京市南锣鼓巷视察住户居住情况。当日晚间20点许,作为最早跟进“习大大现身南锣鼓巷”的传统媒体,《新京报》官方微信推送消息《习大大来南锣鼓巷了》,采用一段网友手机拍摄的“真现场”视频、一段目击者事后访谈的“大揭秘”视频,图文并发首次将此事件推送到微信圈。基于2013年以来微信传播对个体生活的重要影响,本次研究的验证结果和“薄熙来审判案”、“习大大吃包子”等舆情事件中微信传播的新变化,我们认为微信传播与舆情事件中舆论意见的形成与传播存在关联关系,进一步提出假设,希望在以后的研究中得到验证。五 结语转型期中国社会多元舆论场的既对立又统一并不是坏事,体现了民主社会的进步和繁荣。但是,舆论场过多的对立分解势必给社会稳定发展造成隐患,多个舆论场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