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政府的政治权威
的所有因素,有效地协调受到风险影响的各方关系,合理地分配现代社会的力量体系及其权责。一言以蔽之,通过这种改善的制度安排,能够有机地整合所有相关的知识、技术、立场、力量和资源,更好地应对风险社会带来的变革与挑战。[48]研究者们指出,风险社会的特点及其治理的内涵,要求我们坚持整体主义的方法论,站在国家和社会发展战略的高度,从宏观、全局和长远的视角出发,考虑和设计风险治理的原则、措施和方法。[49]国内学者提出的有关风险的治理之道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风险治理主体的多元化。与传统社会治理不同,风险社会的治理不再是自上而下,依靠政府的政治权威,通过发号施令,制订和实施政策,对风险进行单一化管理。它强调的是主体多元化、方式民主化、管理协作化的上下互动的新型治理模式。[50]对此,白维军认为风险治理的范式应该是“在政府的引导下,政府、公民社会、家庭、个人、国际组织等治理主体,通过协商、谈判、洽谈等互动的、民主的方式共同治理社会风险”。[51]杨雪冬也认为,“面对无所不在的风险阴影,面对风险转化为巨大灾难的随机性、突发性,国家、企业、非政府组织、家庭、个人等都不可能独立地去承担和处理它。因此,一个主体多元的、合作互补的、复合的风险治理机制,也就成为必然的选择”。[52]赵延冬、张子礼等学者也有类似的观点。举一个具体的食品领域的例子,拿食品免检制来说,沈岿认为此制度不符合风险治理符合体系的要求。有不少食品免检制的反对者认为,免检就是政府放弃监管,在免检期内,把包袱甩给了消费者,对免检食品的监督主要由消费者来负责,而消费者的有限认知能力,是不可能完成此项任务的;此外,免检制又让那些受益企业放松了食品质量的自我监管。[53]从这个角度看,此制度是不符合风险治理主体多元化的要求的。2.拓宽风险治理范围进而实现风险治理的全球化。当前,风险已走向全球,人类既要面对武装冲突、核武器、非防卫性军事力量等全球安全引发的政治风险问题,也要关注资源开发、环境污染等全球生态环境问题和全球金融危机、贫富分化、全球经济安全等引发的经济风险问题,还要注意恐怖活动、毒品交易、跨国犯罪以及种族灭绝、疾病传染、饥饿与贫困等引发的社会风险问题;也不能忽视不同种族、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的价值冲突引发的文化风险问题。[54]这些风险既有地域性更有全球化趋势,单单依靠某个地区或国家是难以真正达到有效治理的,效果也比较微弱。张文生和冯志宏认为,“风险的治理就不但要关注地区性风险,更要重视关乎人类共同命运的全球性风险,使风险的治理成为超越民族国家疆域的全球化治理,使风险治理的成果造福于整个人类”。张成福和谢一帆也认为,“对风险进行有效治理也不仅仅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责任,而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责任。单纯地依靠以地域、国家、民族为基础的治理机制已经无法解决全球化时代的风险,必须突破既有的利益障碍,建立风险治理的国际合作战略,寻求多方面、多层次的合作”。3.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虽然贝克认为现代社会的风险具有不可控性,但我们还是要尽力将其危害降到最低。社会风险管理机制是世界银行为应对经济全球化对社会发展的严峻挑战,于1999年提出的社会保护政策的全新理念。这一管理机制强调运用多种风险控制手段、多种风险防范措施、多种风险补偿办法来全面、系统、动态地防御目前日趋严重的社会风险,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55]这一风险管理机制的主要包括如下系统:(1)社会风险预警系统。通过设定一系列风险预警指数,并根据对这些指数的计算,及时向社会发出预警信号,使人们对风险有充分的准备,有效地防范风险。(2)社会风险分析系统。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定量和定性分析为主要手段,通过对社会风险分析系统得来的相关指数进行综合分析,为社会风险控制系统提供科学的依据。(3)社会风险控制系统。由国家和其他社会组织通过法律、政府、军警以及文化、道德习俗、宗教、经济思想等手段合理分配政府、市场、民间机构、家庭及个人的风险管理责任,对社会风险加以控制,以期防范和化解社会风险。(4)社会风险补偿系统。要构建政府—社会保障机制,市场—商业保障机制,社会—家庭、社区、民间救助机制三位一体的、系统的、动态调整和迅速反馈的社会风险补偿机制,有效地处置社会风险,及时补偿风险损失,加快因风险过后的社会恢复工作,进一步推动社会发展。[56]4.强化风险意识和文化战略。我们正生活在一个高度不确定的社会中,风险事件的频繁发生已使风险成为一种社会常态。然而,由于人们缺乏对风险的认知、判断和评价,结果可能出现两种对待风险的极端态度:一种是极端的恐惧。这种人在生活中由于对风险的极端恐慌和焦虑,从而对其产生一种过度的防范,导致惶惶不可终日;另一种是极度的漠视。这种人对风险的态度是听天由命,对风险不采取任何防范措施。[57]这两种态度无疑都会对风险治理带来阻碍。为此,需要建立起与之配套的文化及支撑行动的理念范畴。张成福等学者认为,“在组织内部,要通过持续学习和相互学习,鼓励创新,避免僵化,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