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萌APP走红迅速
需要接受用户的考验,看其是否愿意为其埋单,有持续购买的需求。伪需求可以给投资人提供融资故事,却无法形成最终的商业模式。很多初创企业在最初阶段,选择免费作为突破口,积累用户,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免费和补贴之后,再通过各种增值服务让用户进行付费,从而验证自己的商业模式。但是有一大部分项目,在免费初期大家纷纷使用,有的初创团队也在同时建立了社群用于维护用户,用户在群里讨论得也很激烈,一片热闹,但是真到需要用户为产品付费的时候,无论怎么做推广,用户也不肯购买了。对于免费和补贴的模式,周鸿祎曾在一次演讲中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免费,之所以在互联网里成为一种战略,那是因为成本是固定的,越多的人用,边际成本会趋近于零,这样免费才能成为一种战略。免费只是一种营销手段,因为长期免费下去,用户随着成本的增加,就无法控制,就违背了商业常识。对于初创团队,千万不可在免费所带来的用户假象上过多沉迷、自嗨,琢磨自己的赢利模式要紧。脸萌APP可谓红极一时,其制作头像的功能吸引了部分90后驻足,很快形成了群聚效应,大批90后纷纷下载制作属于自己的头像。但是该APP的开发者陷入了一个怪圈,认为用户用脸萌制作头像,所以用户对这个APP会有需求。实际上,更多用户就是抱着好玩儿的心态去体验,制作完了也就完了,并不会与产品本身产生黏性,更不会因此而付费。最终,脸萌APP走红迅速,其淡出大众视线的速度也很快。从本质上看,用户需要某种功能,不代表作为产品开发者就要独立去提供一款产品满足这个功能,很可能这个功能只需要现有一款产品增加一个功能键或者增加一个链接就好。非独立的功能性创新,并不能够支撑起一个产品,赢利模式更加无从说起了。第三,真实的需求不是一个成功模式的简单复制当一种模式在市场上得到验证,得到用户和资本市场的欢迎追捧之后,很多初创团队便纷纷效仿,希望把这种模式用在其他行业上,来满足另一个行业的用户需求。其实,这种需求往往是创业者自己在家臆想出来的,缺少用户的实际调研。比如滴滴打车火了之后,滴滴模式被很多初创团队用在了快递领域、酒店领域、餐饮领域等,一时间,仿佛所有领域用上滴滴模式都能提高效率,满足人们的需求。但是实际上,打车对于人们来说是高频刚需,且服务是同质的,用户不需要选择。而应用在其他领域,比如酒店、餐饮的服务是异质的,众口难调,无法简单复制。对于快递领域,恐怕作为寄件人,很少有人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寄件,多数情况下,在一线城市生活的人们会选择在单位进行寄件,各个快递公司的快递员都很熟悉,并不需要一个单独的APP进行操作。综合来看,不是在这些行业没有需求,只不过真实需求和错误的商业模式相结合,产生了伪需求。第四,不要以资源定需求以资源定需求往往会出现在传统企业转型过程中。传统企业的思维习惯是根据自身资源的多少,来定下一步的发展规划,认为这样会比较容易占领市场打开局面,而此时往往会忽略了消费者真实的需求。顺丰嘿客店就是很好的例子。顺丰嘿客店成立之初选择在社区周围进行布局,凭借顺丰网点优势,在门店内展示商品图片及支付二维码,客户可以扫码购物并选择自提或者送货上门。而顺丰之所以进行该类模式的尝试,是考虑到其遍布周边的配送网点是其积累的优势资源,在此模式下,是资源的二次开发利用。但是由于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顺丰嘿客店模式并没有价格和商品类别方面的优势,反而会让用户觉得过程烦琐,不能给其带来很好的购物体验。最终,顺丰嘿客店在试水一年后,走向了失败。如何去伪存真第一,在需求采集阶段,做好用户调研用户调研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挖掘用户的真实需求,产品开发者在进行用户调研的过程中,不能加入过多的主观判断,要实事求是对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并且在调研的过程中,所涉及的问题要围绕用户来展开,不要围绕产品来展开。比如在一些调查问卷中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您觉得这个产品的优缺点在哪里,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等。这些问题表面上是在调查用户的需求,实际上并没有以用户为中心,去问用户在某一方面会遇到哪些问题。通常来说,收集用户信息会采取如下几种方式:问卷调查,访问,现场观察,研究报告,竞品分析等。无论使用哪一种,都要先根据产品定位确定目标用户,大量地与用户进行沟通,从中发掘他们真实的需求。尽量不要使用引导性词语,要选择合适的场合一对一进行沟通,避免用户受群体效应影响,有违个人独立判断。更为有效的一种方法是把自己变成用户本身,去做用户会做的每一件事,体验用户的感受,融入用户群体才能发现真正的用户需求。同时,产品开发者也可以借鉴公开报告信息,了解目标用户行为习惯作为参考。第二,挖掘用户本质需求对最终收集到的用户调研数据,切不可马上就用,还需要具体分析研究其背后深层的需求。用户的思维很可能比较直接简单,但是其背后隐藏的需求并不是显露在表面上的。还需要产品经理抽丝剥茧,提炼出真实的需求,再把这些需求体现在开发的产品功能上。挖掘用户本质需求的过程最能体现一个产品经理的功底,既需要其对用户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