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切地呼吁政府的合理监管与有效引导
躲猫猫事件。(四)胡言乱语、缺乏诚意在面对媒体质问时,相关官员的一言一行均需慎而又慎,因为这不仅关乎个人形象,更是整个地方政府的象征。任何不当言论,通过媒体的放大作用,都有可能触发更大规模的舆论声讨。在由新浪微博爆料而引发的全国性食品安全事件黄浦江死猪事件中,当证据指向浙江嘉兴地区时,浙江省农业厅畜牧兽医局动物疫病防治处却以猪的批量死亡与天气变化有关推卸责任,嘉兴市政府在其媒体见面会中更以过路猪的说法指出嘉兴并非唯一可能的死猪来源,由此,冻死猪、过路猪迅速成为微博热词,网友的质疑与不满情绪,随着有关方面有失真诚的解释而被迅速激化,该事件的舆情热度几度攀升。还有,法院未告知家人的情况下对犯人曾成杰执行死刑这一话题随着曾成杰之女的微博爆料而引发了网络轩然大波,面对微博质疑,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其官方微博发出一句:法律没有明文规定,对犯人执行死刑时,犯人必须跟亲人见面的信息,激起了微博众怒,招致一片批评与调侃,微博名人李开复发布的微博决不放弃见亲属最后一面更被转发七万多次,被誉为2013最悲愤承诺,围绕该事件的微博舆情迅速发酵。政府在应对舆情时的躲避、推脱、围堵、隐瞒等不当方式,在微博中屡见不鲜,从而成为阻碍舆情治理的又一难题。小结微博舆情狂飙式的发展,既推动了公民话语权的提升,开拓了舆论监督的新领域,同时亦不可避免地加深了重大事件的媒介政治风险,加重了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压力,拷问着政府和主流媒体舆论引导的有效性和时效性。伴随着微博舆情的发展进程而出现的各类负面现象,急切地呼吁政府的合理监管与有效引导。我们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试图对微博舆情的监测体系与引导机制进行研究,希冀在合理有效的规划与监管下,引导微博舆情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微博在舆情汇聚与扩散过程中的推动力量,规避其潜在的不良影响,以使其成为中国社会民主化进程中的强心剂。* * *[1] 焦德武、常松:《微博舆情:生产、研判与处置研究》,《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2]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2009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http://sh.people.com.cn/GB/138654/10632540.html)。[3] 喻国明:《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年版,第18页。[4] 喻国明:《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年版,第34页。[5]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2页。[6]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2012年微博舆情发展态势分析报告》(http://yuqing.people.com.cn/n/2013/0625/c210118-21967023.Html)。[7] 喻国明:《微博:一种新传播形态的考察》,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年版。[8]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link?url=ugRRGW1LSe4sij1DGfxobgLCjFKL37n A32QVXkjdYYL_itGQ6Zd72vwIFGgCm5vj)。[9]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2009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10]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8页。[11] 王君超、郑恩:《微传播与表达权试论微博时代的表达自由》,《现代传播》2011年第4期。[12] 陶文昭:《互联网群体极化评析》,《思想理论教育》2007年第9期。[13] 李凌凌:《微博时代:舆情挑战与政府应对》,《中州学刊》2012年第5期。第三章 开放系统中的规律:微博舆情生成机制网络普及率大幅度提高的同时,微博形成了强大的舆论场。然而,尽管国内外对微博研究有诸多成果,但现存的关于微博舆情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其特征、演化模式、演化路径等方面的研究。缺乏对微博舆情生成机制的研究,包括微博舆情的构成要素以及在微博舆情生成过程中呈现出的规律性。本章将重点讨论这一问题。微博舆情的形成和变化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系统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将有许多构成要素根据不断输入的信息相互碰撞、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生成时间上离散的微博舆情。关于舆论构成要素的研究由来已久。陈力丹(1999)将舆论要素分为八个方面:舆论的主体公众;舆论的客体现实社会,以及各种社会现象问题;舆论自身信念、态度、意见的情绪表现的总和;舆论的数量;舆论的强烈程度;舆论的持续时性(存在时间);舆论的功能表现影响舆论客体;舆论的质量理智与非理智的成分。[1]顾芳芳(2011)认为网络舆情危机生成的ECPG模式,分别是E(Events)事件、C(self Concern)自身的关切、P(Public)公众、G(Government)政府四个要素。[2]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我们提出了一个微博舆情生成系统的要素模型,包括:舆情主体公众网民,舆情情景现实社会及其社会中的具体事件,舆情平台互联网络和服务提供商,舆情本质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本章将讨论关于微博舆情生成系统的构成要素,然后再讨论在生成系统中这些要素是如何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并生成微博舆情,以及呈现出什么样的规律性。